第353章 让长安,做出回答(1/2)
第353章让长安,做出回答
明代,有打庭杖的传统,士大夫们非常乐意用自己的屁股换来史书上的一个位置。
不过有唐一代对於官员大臣远没有明清时期的那般限制,反过来,也没有宋代那般被摆在明面上的口號一刑不上士大夫。
大唐每一位天子都有其特点,所以政治和朝堂风向,也就跟著他们的喜好走。
譬如说,以武安为例,此人性情暴躁,睚眥必报,与狄仁杰等人臭味相投,品行接近;但凡是其手下,皆是滥杀残暴之人。
现在,他居然没把这三一块儿杀了
不少人隱晦地抬头看了一眼那位清河郡王,听著殿外传来的惨叫声,只见清河郡王面沉如水。
散朝之后,吏部尚书周兴身边居然多了几名官员搀扶他,他推开身边的人,一腐一拐地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脚步,回头看向含元殿。
在他身边的几名官员面面相覷,觉得有那味了。
今日早朝的效果,天后勉强还算满意,尤其是周兴的最后那一波反水,她甚至都忍不住去看儿子脸上的表情。
回来了,都回来了。
这种对自己儿子绝对的控制感,让她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
监国太子又如何
你想要谋反,本宫全程看著你的一举一动,你安排的人手,你拉拢的心腹,最后还不是全都投靠了本宫
想起武安之前的种种跋扈举动,天后一点都不生气,她很希望培养好这个继承人,让他真正继承自己的江山社稷.....或是等到更好的人选出现
不管如何,这种能自由选择的感觉非常棒,直到女官来到她身侧,她才收敛思绪。
“萧將军已经率军返程,信里说,他最多还有五日,就能带著五千安西军回到长安。”
“好。”
北衙军被调出城,安西军被带到长安,听上去多么顺耳。
天后很確定,这一次绝对不会有走漏风声的危险,自己甚至都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崔知辩,只等著安西军抵达时,自己再藉机行事。
“告诉萧嗣业,等此事之后.”
她的自言自语还没结束,殿外,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片刻后,殿门处出现了一名宦官的身影,一看到天后就立刻跪伏下来。”陛下,恭喜陛下,陛下大喜!”
天后微微皱眉。
“什么事”
“三刻之前,有队骑兵从城外入城,沿途喊著....安西捷!”
天后愣住了。
这几天选择无脑跟投的人很多,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对於某个人的恐惧憎恶,单纯是因为不少人这时候终於看明白了朝堂上究竟是什么风向。
从龙之功,有时候就在面前,只看你能不能伸手抓住了。
外征敌国,內平乱政;
没错,说的正是天后。
而且因为武安前期是靠著宫变上位和维稳,无形中替天后担当了酷吏的角色,帮她解决了大量政敌,却又没脏到天后的手。
一直以来,朝野內外和武安本人都清楚,他的手上沾了多少血。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朝廷和军中往上爬的速度远超常人,直至顶峰。
俗话讲英雄造时势,反之亦然。
无论是朝廷內部还是地方,都已经越发厌恶內乱,急切需要一个平稳的环境让他们消化利益。
如果仅仅是像歷史上那样,大家来一次简单的洗牌,输家下桌,站在一边,贏家上桌,瓜分好处。
但隨著两次国战的胜利,更多的机会和利益摆在大家面前。
按地域划分来说,关陇权贵稳吃西域和藏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