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做足功课(1/2)
公然违抗朝廷的旨意,就是将把柄往吕泉山手上送。
吕泉山这一查,又是几千颗人头滚滚落地。
偷奸耍滑这一点,在吕泉山这种雷厉风行的强人面前,完全行不通。
吕泉山是实际上的内阁首辅。
以工代徭,就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制。
每一次改制,必定代表着流血,甚至有可能伤筋动骨。
皇帝为民着想,吕泉山同样为民着想。
这两次杀的,要么是世家大族,要么是当地商贾豪强。
宰了这些阳奉阴违的人,成全的是当地老百姓的利益。
接下来再换一批人上位,则必定要顺应朝廷的新政。
否则,后果就跟前人一样,保不齐全家人头落地。
想当初,吕静之在丰州办了一起大案。
他的手段,根本就比不上吕泉山。
在这两场案子办下来,其他地方的士族彻底慌了。
吕泉山太过于强硬,完全不让地方把矛盾往下层转移。
否则就是白白送死。
于是有的地方,主动补齐赋税,并向皇帝陛下请罪。
时间回到正月。
徐牧早就想到了朝廷会下旨让他去查案。
经过一整夜的准备,徐牧已经做足了功课。
税银是怎么丢的,踪迹如何,他还没到现场勘验,心中就已经有了个大概的计较。
税银丢失于丰州与中原锦州、睦州交界处。
从现有的线索来看,税银最后往丰州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进入了丰州。
不过,徐牧并不觉得税银会进入丰州。
这很明显就是掩人耳目的行为,诱导徐牧认为税银进入了丰州。
丰州几年前被吕静之清洗过一次,徭役问题,早就被处理过。现在的丰州,早就是废除徭役的状态。
现如今的官员,要么是当地的后起之秀,要么是朝廷委派。
丰州早已不是当年的丰州,而且不仅仅丰州是为数不多没有理由反对开凿运河的地方,同时开凿运河对丰州来说,也有好处。
因为丰州盛产矿石,经过这几年的改进,丰州所产出的各类矿石,已经达到了全国五分之一。
开凿运河,需要用到各类资源。
而朝廷的政策是,向地方采购物资,一律走公账。
不像以往,朝廷征发物资,规定多少各地上交多少却不给钱。
天江从丰州过,出了丰州又有支流,大船可以向睦州投送大量的物资。
事实上,经过两年的工期,丰州已经赚了很多银子,得到了好处。
所以丰州新派势力,最不可能反对运河开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