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上层的博弈(1/2)
吕泉山所考虑的送人头,并非单单是指那些劫走税银的人最终没得跑,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是间接的给他送了一大波人头。
吕泉山自然也不是要刻意杀人。
这涉及到世家大族与朝廷之间的博弈。
现在皇帝的利益和朝堂上的利益以及地方士族的利益,出现了分歧。
而吕氏优先考虑皇帝的利益,其次考虑自家利益,最后考虑徐牧的利益。
如此一来,站在皇帝对立面的,也就是站在了吕氏的对立面。
这些人并不少,朝堂上一抓一大把。
现在压力给到了徐牧那边,查案一事,吕泉山帮不上忙。
且以徐牧的本事,也完全不需要吕泉山帮忙,否则他徐牧就不是徐牧,也就没有资格坐镇一方。
这事儿看着是徐牧和皇族都吃了大亏,可吕泉山却已经想好了分摊压力的法子了。
很简单。
此次凉州的税银被劫,那么吕泉山就有了大动干戈的由头。
趁此机会,让朝廷直接出面,一来让税银延后上交的地方行省,加强安全防卫措施。
二来,直接去查一查各地税务的具体情况。
这理由也非常好找,凉州的税银都被劫了,你地方上的税银数量多少,就必须先上报,万一又出了意外,可别牛头对不上马嘴。
各地税务一查,有哪几个地方是干干净净的?哪怕没有问题,也能查出些问题出来。
不过,吕泉山虽然有心计城府,栽赃陷害的事情自然不会做。可有大问题的地方,且不支持推行以工代徭的,就别怪他吕泉山心狠手黑了。
到时候那些被查了或者即将被查的地方,难道不知道吕泉山为何要查吗?
有人动了税银,这已经越过底线了。
而吕泉山只是借机盘查而已。
在经过内阁几次商议之下,吕泉山又一次力排众议,加上有徐盛支持,吕泉山的提议通过决策。
内阁那些不支持以工代徭的股肱之臣,以前只知道吕泉山厉害,有手段,是个极强的政治机器。
现在他们算是明白了,吕泉山的手段究竟有多狠。
皇帝拍板,通过吕泉山的所有提案。
接着就是朝廷连发数道公文,昭告天下。
第一是严厉谴责盗贼,抓到后必定严惩不贷之类的场面话。
第二道公文是皇帝下的圣旨,旨意是让徐牧在十日之内,查出盗劫税银的真凶,将功折罪。
第三道同样是皇帝的圣旨,下旨彻查天下每一座行省的赋税情况。
这件事情由吕泉山主办,徐盛和谨宣辅办。
徐盛本不想掺和此事,因为他儿子陷入其中。
吕泉山这小老狐狸,是真精明,直接提议让他辅办。
如此一来,这位天下第一,当朝首辅,反而成了新晋内阁大臣的左右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