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就是列强 > 第248章 辛酉政变

第248章 辛酉政变(2/2)

目录

一时间,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地头蛇,简直是消息灵通,滑不溜秋。

“百户,这可怎么办”崇明岛守备团长看著唐冲阴沉的脸色,心里直发忧,忍不住问道,“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

“回去干嘛咱们就这么白跑一趟”唐冲怒喝道,他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若隱若现的通州城:

“团练营与通州府本就是一体。郑国辉这小子逃得倒是快,老子定要让他在官场上混不下去,借清廷之手,斩下他的狗头!”

“去,打著报仇的旗號,对通州府衙进行洗劫,以挽回我方损失!另外,军令如山,谁要是敢私自劫掠,管不住自己的贪慾,老子绝不轻饶!”

此时,通州知府李林正在府衙大摆宴席,宴请城中士绅名流,试图借酒精来麻痹自己,逃避通州府岌岌可危的现实。毕竟一旦城池失守,不仅乌纱帽不保,还会被斩首示眾。

许多地方官寧愿自杀,也不愿连累妻儿。通州与太平军仅一江之隔,太平军一旦北上,通州便首当其衝,危在旦夕。

“老爷,大事不好了!”长隨慌慌张张地跑来,气喘吁吁,脸色涨得通红,“太平军杀过来了!”

“什么”李林闻言,顿时嚇得面如土色,浑身止不住地哆,“郑国辉呢他不是负责防守吗”

“早就没影了!”长隨哭丧著脸,“老爷,咱们赶紧逃吧!”

李林瞬间清醒过来,“对,快逃!混帐东西,別管其他,收拾好细软就行!”

至於朝廷日后如何秋后算帐,他已经顾不上了,先带著家小逃命要紧。

然而,一家人刚走到街上,便被军队团团围住。

“你是通州知府”

“小,小的正是!”李林哭丧著脸,看著眼前一群不留辫子的短髮汉子,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几乎站立不稳。

“放心,我们不是太平军!”唐冲看著眼前这个所谓的朝廷命官,浑身透著酒色財气,哪有半点清官的样子,分明就是个贪官。

“那,那您是”李林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仿佛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我们在崇明岛做生意,没想到贵府的团练郑国辉竟敢劫掠本岛,所以我们是来找他算帐的!”唐冲冷冷地说道,“可惜他已经逃之天天,我只好找你这个知府討个说法了!”

听到这话,李林稍稍鬆了口气,强装镇定地挺起胸膛,“好说,好说,您放心,我立马写奏摺参他一本,定要让他吃不了兜著走!”

“哼,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唐冲冷哼一声,“二十万两白银,我要整个通州府来出。不然的话,我就亲自率军再来抢。我可听说通州府士绅大族眾多,凑凑应该没问题吧!”

“当然,当然!”李林忙不迭点头,“我这就去办!”

於是,在整个通州城被控制的情况下,知府李林召集城內士绅名流开会,摊派三十万两白银。

歷经半日徵集,通州城的士绅们人人仿佛被扒了一层皮,终於凑齐二十万两白银,送到唐冲手中。

看著士绅们脸色苍白如纸,李林等人亦是面色难看,唐衝心中畅快不已:

“郑国辉啊,郑国辉,你得罪了父母官,又让本土士绅损失惨重,我看你以后还怎么在通州混下去。这才叫借刀杀人!”

言罢,唐冲带著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又浩浩荡荡而去。

“终於走了!”李林如送瘟神一般將唐冲等人送走,望著满目疮的通州城,一时间精神恍惚。

“该死的郑国辉,老子非杀了你不可!”

不久,通州城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城。

北京城出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奏疏,郑国辉上书称,长毛袭击通州城,他率部力战不敌,无奈只能北逃。

而李林的奏疏中则说,郑国辉贸然行动,袭击商队,致使通州沦陷。后在他联合士绅的奋力抵抗下,才重新夺回通州。

军机处对此爭论不休。

此时的北京城,亦是一片混乱。

咸丰皇帝八月在热河病逝,临终前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顾命八大臣),將恭亲王奕诉排除在外。

於是,恭亲王奕诉联合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携幼帝返回京城后,迅速发动辛酉政变,赐死顾命八大臣。

废除“祺祥”年號,改为“同治”。

慈禧、慈安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诉任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掌握军政实权,洋务运动也由此拉开惟幕。

由此可见,皇帝驾崩后,所谓的圣旨便如同废纸,无人真正在意。

恭亲王刚掌权,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其岳父桂良也是军机大臣,权势滔天,堪比皇帝。

“文中堂,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奕诉指著两封奏摺,向文祥问道。

文祥闻言,微微一笑,“郑国辉不过是一介武夫,而李林乃是两榜进士出身。敦真敦假,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倒也有理!”奕诉轻笑一声:

“不过,江苏方面並未上报太平军北上的消息。

而且,我也实在难以相信,一介文人能击退太平军。李林奏疏中提到的控制崇明岛的商队,上海知县此前也曾有过匯报。”

军机处唯一的汉人曹毓瑛沉声道:“依我看,郑国辉袭击的很可能是短毛势力。”

崇明岛之事,对於北京朝廷而言,根本无从隱瞒,只是此前並未放在心上罢了。

毕竟清剿长毛才是头等大事,区区一个小岛,实在不足为虑。

但如今,短毛势力再次有了动作,这不得不让大臣们心生忌禪:若是长毛与短毛合流,那局势可就麻烦了。

“將李林调任他处,对郑国辉则需重用!”奕诉沉思片刻,沉声道,“至於短毛之事,必须详加打探。”

言罢,此事就此为止。

只是在女婿奕诉的示意下,桂良跟在其身后。

“短毛我在那群洋人口中听过!”

奕诉脸色难看道:“他们从长毛叛乱,在南洋建了所谓魏国,自立为王。”

“汉人为王”桂良悚然一惊:“这还得了”

“所以,短毛之事,必须得重视,汉人团练本就大起,若是与短毛联合,后果不堪设想!

3

桂良也是连忙点头,表示自己会重视的。

显然,刚才曹毓瑛在外,这番话不能直说。

毕竟在大清,防汉,甚於防洋。

奕诉手指敲打著桌子,沉声道:“左宗棠的楚勇,已经到了浙江了吗”

“已经到了,钱粮短缺,暂时解不了杭州之围。”桂良嘆道。

“湘军势大,必须再拆分!”

奕诉认真道:“曾国藩不是说他那个学生李鸿章有本事吗就让他出来,正好是安徽人,就建淮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