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334章 天津城2

第334章 天津城2(1/2)

目录

咱大宋属于是乞丐成精,各种制度是补丁上打着补丁。

一个军国大事拆成了好几份,形成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统辖禁军、率臣临时领兵的权力分立体系。另外还有厢军和乡兵,郡守兵等地方防御体系。

这还不算完,兵部和政事堂,这俩单位也能参与军事决策。

另外,由太宗所创太监领兵的制度,也算是祖制。到了该用的时候,也可以越过前几道手续,另辟蹊径。

听完郭潜龙的介绍,李长安还是没懂,这跟禁军三衙控制四榷场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就在于钱,四榷场太赚钱了,谁控制了,谁就有造反的可能。

所以,从真宗时期,天子令三衙共同遥控河北四榷场,所得钱财直接进东西藏库,用来存着建设北伐大业。

哦,还有这么段历史呢!

那大宋天子跟后世朱家子孙真有一拼,都特么一样的自己挖自己墙角。

边军做生意,战斗力下降,忠心也没了,这不早晚要反噬么!

“不对,那为什么安肃军会缺军饷,然后扣押辽国物资呢?三衙总该有政治头脑,不至于这般糊涂吧。”

“诶,不是您挑动两宫内斗,三衙也跟着乱了么!”

好家伙,还怪上我了!

朝堂上吵来吵去,最终谁也不肯背锅,这回连以重塑天下格局为己任的王安石都退缩了。

道歉,放行,赔款!

这新协议谁敢签啊,签完了是能保住和平,可百年之后呢,难保不在史书上留下个国奸的污名。

吵到第十天,特使提出了一个新方案——废止四榷场,另造新城。

你们那帮管榷场的都腐败透了,比我们辽国最贪最腐败的萧家人还恶劣百倍,简直不当人。

而且,他们也不会管理贸易,纯山大王劫道儿的属于是。

我们要另换主持两国交易的官员,必须足够清廉,必须足够懂双边贸易,足够珍视和平。

这一回,我辽国愿意出地方,出人力,出资源,咱们双方共建共管。

人家都主动退一步了,大宋君臣还能说啥,不同意还能真打仗啊,朝廷现在穷的粥都要喝不上了。

说吧,在哪儿建城?

怕你们说我大辽占便宜,这回选在我们的地界上,白沟河、海河之间,选一平坦之地筑城。

双方只派官吏,不许驻兵,新城百里之内不许有军马出现。

怎么样,答应不答应,不答应就准备迎战吧。

别着急啊,事儿不都在研究么,给我们点时间,让我们好好测算测算。

盖一座城哪儿那么容易,土木石方,人力物力财力,复杂得去了,以为都跟你们蛮夷那样圈块地就完了呐!

修城?

这工部的活儿啊,把工部精英都给我叫来,开会!

韩琦主持脑洞大会,让各位工程人才各抒己见,想一个能少花钱多办事儿的主意。

太特么科幻了!

工部人马齐声骂娘,自古修城一大害,不死个几万人,不砍光了多少森林,一座城是修不起来的。

少花钱多办事儿,你特么给我举个例子,历史上哪座城市不是血债累累。

工部的人算了一天,要造一座长三里宽三里,能居住两国交易商,还能方便进出货物的配套设施。这座城怎么也得三百万贯,少一贯都不行,除非咱们糊弄。

辽国出地方,那地方河水泛滥,是不得先排水,设计防洪泄水?

他说出人,可是辽国有足够的工匠和便宜的人力么,一帮骚达子,还不是要从河北拉民夫。民夫要吃要喝吧,这些可都得从咱们这运过去,他们那边只会养马放羊。

综合以上,这城池修造便宜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