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323章 学费和课程

第323章 学费和课程(1/2)

目录

官司打到御前,太皇太后令富弼赶紧处理。

西北打烂了仗,说好了去抓俘虏的,搞了两个月,才抓到一万多,赔本赔大了。

北面的和平弥足珍贵,绝不能再开战了。

富弼召来两方,一边是辽使,一边是张载和校监张广利。

辽使坚称留学符合仁宗交流协议,东大必须开放所有书院,所有技术,若有隐藏,那就叫大军来开封重修国书好了。

张载则宣称他有校规的制定权,东大乃是私校,朝廷管不着。

为什么张广利会出现在这里?

他是来告知学费标准的,因为东大是私校,并没有接受朝廷的补贴,所有学生完全自费,辽国留学生当然也不例外。

上学可以,先交钱。

倒是不贵,每年十万个钱,不包住宿和餐饮,不含书本费,实习材料费。

一百贯,对于辽国来说,不过是两匹马而已,洒洒水啦。

不计较,只要真能学到本事,完全可以接受。

富弼打圆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东大既是私校,朝廷也当尊重,人家有校规,辽人遵守便罢了。”

辽使才不干呢,举报张载滥用职权,包含私心,恶意推广他个人的学说。

什么狗屁理学、阴阳学,那玩意太难了,辽人学不会。

张载拍案而起:“蛮夷野人,居然敢污蔑我圣人奥义,老夫与你拼了!”

说罢,就要掀桌子砍人。

宋儒形象多被南方士子篡改,总以为是青衣博玳,瘦弱书生。可张载是北方儒,尊的是古孔,六艺倍儿精。

真要打起来,南京府文官出身的辽使不一定是个儿。

“放肆!首相当面,你俩居然还想动手?懂不懂纲常,有没有家教,都是国之名士,要点脸行么!”

最后,富弼拍板儿,理学只学一半算入门。

剩下一半儿,必须补点基础课,从诗书礼易春秋里挑一门精通。

学完了入门课程,只能跟随当届的学生一起学习,不得超越人家东大私校的规矩。另外,金融学是李长安个人学问,学校不教,你们就别妄想了。

还有,科学院属于跟东大联合办学,并不受东大上下辖制。

想报考这里,没门。因为人家不招生,只对外合作找一些工匠或者发明人,没学位可以给任何人。

辽使一想,行啊,只要能自由进出东大就行。

反正衣服一换,汉人长得都一样,学生们自己去偷学呗,就不信还能被发现。

消息传回到李长安这里,他悔的直拍大腿。

学费要低了啊,遣唐使当年什么价钱,咱不得翻倍上,至少也得薅他五百贯一年。

但事后反悔太掉身份了,他写信给张广利,以后各国留学生必须预科两年,入学后学制五年。

想要毕业,一要写论文,获得导师认可。另外,还要做出相关方向的成果,否则连学位证都没有,只给学历证明。

富豪榜这边,几篇草稿都已完成,终于进入了审读阶段。

一共六篇,长短不一,欧阳修的最短。

老先生修辞典雅,惜墨如金,一共写了八百多个字。读起来也是抑扬顿挫,犹如诗篇,朗朗上口。

很可惜,这是第一份被否决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