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留学生(1/2)
韩忠彦,韩琦长子,三十二岁,司职执戟郎。
别看官名不响亮,可是正经的大官,俸禄三百石呢。这职位曾经有位大才干过,后来升职做了大将军,很好的位置。
李长安找他,不过一会,韩忠彦由两名披甲武士随同,前来会见。
将事情隐去细节,大致讲了一遍。
辽国可有密探在宋?他们行事风格如何,是否会采用暴力手段,对我有没有人身威胁?
韩忠彦呵呵冷笑,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政争失败,仍然想着出去了借老爹的权力,找李长安复仇。
“不老实说话,我可要给陛下进献特种官兵的训练方略了!”
一听这个,连两个披甲武士的脸都白了。
可别惹这个李神仙,净出损招,现在天天训练,裤腰都磨出茧子了,真别再折腾我们了。
上阵杀敌,还是站岗巡边,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再训练真遭不住。
韩忠彦无奈,只能忍一时之辱。
“有,不过大宋之制,并无保密之法,除政事堂、枢密院秘案或宫廷晦事,大宋百姓咸与闻之,人家都是明探。”
首先,辽国在大宋有通使。
负责交换国书,互祝对方元首节庆,偶尔上朝参与邦交事件讨论。
通使有正使一人,副使三到五人不等,主事和小吏数十人,军士二百,马匹三百。
其次,通使之外,还有针对特殊事件的机动使臣。
比如发生边境争端了,或者边贸争议了,关于朝鲜的藩属宗主权了,都会单独派使臣来宋。
最后,就是普通的商人了。
大宋是皇臣制,但大辽本质是个奴隶酋长联合国,他们那的商人其实都是官,不是土地贵族,就是军事贵族。
你李长安那点消息谁不知道,还用得着密探么?
不过一般来说,不用担心辽国在宋境内使用非军事暴力。两国有约定的,非以国使身份动武,即当叛匪剿灭可也。
也就是说,不用官方身份,他们的行动是不受保护的。
要是万一他们用使者身份,那更好办,相当于开战,让禁军出手即可。
好吧,问了等于没问。
“比之前精壮了许多,我会向你父亲报喜的!”李长安撂下一句。
差点没把韩宗彦气死,有这么欺负人的么?让皇帝当绑匪,禁锢我一个宰相之子,你们君臣太没品了。
之后两天无事,继续琢磨怎么打造富豪榜。
然后,礼部上门了。
诶,是看我家旌旗好看么?喜不喜欢,样式我就不收专利费了,在开封府之外,授权你们可以照抄。
呃,呸!好你个修墙造屋的泥水匠,居然恬不知耻僭越朝廷礼制。
但今儿不是来说这个事儿的,我们先跟大魔头苏子瞻算账,早晚有收拾你的那一天。
现在,辽国通使发出国书,要派遣学生到东京大学学习,我们是来通知你的。
李长安心说纳尼?
遣唐使我听过,但大辽号称正统,视宋国为南部小邦,居然要派人到咱们这学习?
学啥,诗书礼乐我这不教啊!
礼部官员说,人家要学理财之法,医人之术,农耕之学,还有什么狗屁不通的哲学管理学。
那不成,理财之法乃是我独门绝学,大宋人我也不教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