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371:好莱坞资本的关注

371:好莱坞资本的关注(1/2)

目录

五里河体育场的狂欢并未随着比赛的结束而停歇,反而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波纹迅速扩散至整座沈城,乃至全国。

鞭炮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零星炸响,随后汇成一片热烈的交响,间杂着年轻人兴奋的呐喊和嘹亮的歌声。

街道上,随处可见挥舞着国旗、脸上画着油彩的球迷,他们成群结队,唱着跳着,宣泄着积压了数十年的激情与喜悦。

出租车鸣着长笛应和,整个城市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节日气氛中。

沈城衙门为创造历史的国足将士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地点选在了沈城最高档的酒店宴会厅。

王盛、周星星、李晓冉、高媛媛等人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宴会厅内觥筹交错,洋溢着胜利的狂喜。

徐市长满面红光,挨桌敬酒,感谢教练队员,也感谢王盛这位“福星”带来的好运和实实在在的“三百个名额”承诺。

王盛面带微笑,得体地应酬着各方敬酒,与国足一众功臣简短交流。

他并未久留,象征性地用过几道菜,感受了现场的热烈后,便以明日还有工作安排为由,向徐市长等人告辞。

周星星、李晓冉、高媛媛也一同离席。

返回下榻酒店的车上,与窗外沸腾的街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内的相对安静。

王盛和周星星同乘一辆奥迪A6的后排,李晓冉和高媛媛则乘坐另一辆车跟在后面。

周星星望着窗外掠过的欢呼人群,脸上带着一丝倦意,更多的是感慨。

他沉默了片刻,用他那特有的、带着思考痕迹的缓慢语调开口:“王总,看到他们……好像看到当初为了一个镜头,反复NG,最后终于做到满意的样子。那种开心,好纯粹。”

王盛微微颔首,目光也投向窗外:“梦想成真,总是动人的。”

他理解周星星的比喻,无论是足球还是电影,底层那份对极致的热爱与坚持,确有相通之处。

周星星点了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有件事想同你讲下。今天上午来沈城时,我接到一个越洋电话,系(是)美国那边一家叫米拉麦克斯(Miraax)嘅影业公司打来嘅。”

王盛目光微动,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米拉麦克斯,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这家由哈维·韦恩斯坦和鲍勃·韦恩斯坦兄弟创立的独立电影公司,以擅长运作低成本艺术电影和在奥斯卡颁奖季翻云覆雨而闻名,素有“冲奖机器”之称。

在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是好莱坞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以购买和发行非英语片(尤其是亚洲电影)起家,擅长通过电影节和口碑营销将小众艺术片推向北美市场,并以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如《低俗》、《英国病人》等。

同时,他们也以惯用手段低价收购海外电影的北美发行权,尤其是亚洲电影,然后将其冷藏或进行符合他们利益的剪辑、包装后上映,以此控制市场、牟取暴利、进行财务操作而“臭名昭著”。

对于许多渴望打开北美市场的亚洲电影人而言,韦恩斯坦兄弟既是“奥斯卡引路人”,也是令人头疼的“版权掠夺者”。

周星星继续道:“他们想问《功夫足球》北美版权嘅事,开价……好低。”

他顿了顿,报出一个数字:“150万美元……”

对比《功夫足球》在亚洲范围内取得的超过6000万美元票房成绩来看,确实低得近乎羞辱,与其说是购买,不如说是符合白头鹰调调的资源掠夺。

周星星继续道:“我同他们讲,版权不在我手里,主要系(在)盛影同北影制片公司度(那里)。我估计,他们好快就会揾(找)到你那边。”

王盛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他靠着椅背,略作思索。

米拉麦克斯之流的觊觎,在他意料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