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丹城之行(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丹城之行(二)(1/2)

目录

正午刚过,阳光正烈,透过丹城饭店巨大的旋转玻璃门,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晃眼的光斑。陈秋铭和王春雨拖着行李箱走进大厅,一股清凉的、混合着淡淡香氛的冷气瞬间包裹上来,将门外的暑热彻底隔绝。大厅极其宽敞,挑高惊人,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四周是光可鉴人的石材墙面和立柱,显得气派而奢华。与外面老城区的悠闲氛围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现代化的世界。

两人略一打量,便看到了大厅一侧设立的“高校教师重走红色道路专题培训报到处”的指示牌。一张铺着墨绿色绒布的长桌后,坐着几位工作人员。陈秋铭和王春雨走上前去。

“您好,我们是龙城大学的老师,来参加培训的。”陈秋铭礼貌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显得清晰而沉稳。

桌后一位看起来二十多岁、戴着细框眼镜、显得很干练的年轻女老师立刻抬起头,脸上露出热情而专业的笑容:“二位就是陈秋铭老师和王春雨老师吧?我看过您二位的报名表和信息。欢迎欢迎!”她站起身,动作利地从桌上拿起两份材料,“我叫贾悦,是丹城师范学院的老师,负责这次培训的会务工作。请二位老师在这里签一下到。”

她将签到表和两支笔递过来。陈秋铭接过,道了声“谢谢贾老师”,然后和王春雨一起在表格上寻找自己的名字。表格打印得清晰工整,上面除了姓名、单位,还标注了房间号。陈秋铭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信息——房间:0918,室友:仲北大学卫讽。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旁边王春雨的表格,看到她的房间是0909,室友是齐州医学院的许丽丽。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名字后签上字,字迹一个刚劲有力,一个清秀工整。

贾悦老师又拿出两个崭新的、印有培训标识的深蓝色公文包,递给她们:“这是本次培训的资料和用品,课程手册、笔记本、笔、还有用餐券什么的都在里面。房间已经分配好了,这是二位的房卡。”她将两张房卡分别交给陈秋铭和王春雨,“老师们都安排在九楼,电梯在那边。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打会务组的电话,号码在课程手册的第一页。”

“好的,非常感谢,贾老师辛苦了。”陈秋铭再次道谢,和王春雨一起拿起公文包和行李,朝着电梯厅走去。

电梯平稳上升,停在九楼。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脚步在上面悄无声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线,环境安静而舒适。他们先找到了0909房间。

“你先安顿,我过去看看我的房间,一会儿联系。”陈秋铭对王春雨。

“好。”王春雨点点头,刷卡打开了房门。

陈秋铭拉着行李箱,走到走廊另一头的0918房门口,深吸了一口气,刷卡,“嘀”的一声轻响,门锁绿灯闪烁,他推门而入。

房间是标准的双人间,宽敞明亮,两张单人床分别靠墙摆放,中间是床头柜,靠窗的位置是书桌和椅子。空调已经打开,送出舒适的凉风。靠里面那张床的床边,坐着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身材清瘦的中年男老师,他正拿着一本书在看。听到开门声,他立刻放下书,站起身,脸上带着温和而略显拘谨的笑容。

“您就是陈秋铭老师吧?”他主动开口,声音不高,带着点书卷气,“我是仲北大学的卫讽。我来得早一些,没敢先选床位,您看……您睡哪张床方便?”他指了指两张空着的床,态度很是客气。

陈秋铭连忙放下行李,笑着摆手:“卫老师您好!是我。您太客气了,我睡哪儿都行,没那么多讲究,您随意就好。”他打量着这位室友,感觉是个温和好相处的人。

卫讽似乎松了口气,指了指靠窗、离空调出风口稍近的那张床:“那我……就睡里面这张吧?我这个人比较怕热,离空调近点舒服些。”

“没问题!完全可以!”陈秋铭爽快地答应,将自己的行李箱拉到靠门这张床旁边,“我睡这儿挺好,进出也方便。”

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两人开始各自收拾行李,将衣服挂进衣柜,洗漱用品摆放到卫生间。

“卫老师,我看您是仲北大学的,”陈秋铭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找话题闲聊,“您也是从龙城过来的吧?”

“是的,”卫讽点点头,将几本书整齐地码放在床头柜上,“我坐的上午那趟高铁,到得比较早,正好先在市区转了转,然后才来报到。”

“仲北大学可是很有名的,”陈秋铭道,语气真诚,“是咱们省的重点高校之一。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点好奇,“我记得贵校校区位置好像……有点偏?是在中北区那边吧?”

卫讽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一丝既是无奈又带着点自豪的复杂表情:“陈老师您得没错,我们学校啊,就在中北区的上兰村,可以是依山而建,或者,我们校园里本身就有一座山——二龙山。”

“哦?校园里有山?”陈秋铭来了兴趣,停下手中的动作,“那岂不是很有趣?学生们上课岂不是还要爬山?”

“何止是有趣,”卫讽笑了笑,“我们学校不仅有山,还有一个更特别的——我们有火车站!”

“火车站?”陈秋铭这次是真的惊讶了,“大学校园里有火车站?这……这在全国恐怕都是独一份了吧?”

“应该就是独一家,”卫讽肯定地,语气中带着一种介绍自家珍宝的意味,“以前确实有客运业务,算是铁路线上的一个站。不过很多年前就不办理客运了,现在那个站房和部分线路,主要是留给我们学校的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这些专业做教学实践基地用的。学生们可以在那里进行调度、信号、机车维修之类的实操训练。”

“原来是这样,”陈秋铭恍然,想象着在大学校园里看到火车和站台的景象,觉得颇为新奇,“那也很有特色了,算是贵校的一大景观和优势了。”

“算是吧,”卫讽谦逊地笑了笑,随即像是想起什么,问道,“对了,陈老师,您还没吃午饭吧?这个时间点,一楼的自助餐厅应该还开着,我刚才就是在那儿吃的。”

经他这么一提醒,陈秋铭才感觉到腹中空空,看了看手表,确实过了正常饭点。“您这么一,我还真饿了。这餐厅是怎么个吃法?”

“就用培训发的用餐券就行,”卫讽指了指陈秋铭放在桌上的那个深蓝色公文包,“券都在里面夹着,是自助餐形式,菜品非常丰富。我中午去吃了,味道和种类都相当不错,值得一试。”

陈秋铭打开公文包,果然在里面找到一沓用曲别针整齐别住的餐券,印着日期和“午/晚餐”字样。他抽出一张今天的午餐券揣进兜里。

恰在此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春雨发来的消息:

【秋铭,我这边收拾得差不多了,感觉有点饿了。一楼餐厅好像还开着,我们去吃饭吧?】

陈秋铭嘴角微扬,快速回复:

【好。电梯口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