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星辰的挖人行动!!(2/2)
不过话又回来,在这方面,他还真有很大发挥的空间。
“激光雷达吃紧了还能想想办法,将来要是芯片吃紧了,那搞不好真只能望大西洋兴叹了。”许易半开玩笑的语气。
话音下。
吴新宙内心又是微震。
这漫不经心的话语里,蕴含的份量很不简单。
许易这个想法不是空穴来风。
长远来看,智驾芯片必须自研。
否则就很容易被卡脖子。
不光是涨价和制裁问题。
自研的智驾芯片成本更可控,且能直接针对自家底层算法优化,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
搞定了智驾芯片设计,就可以自主研发更大算力的自主芯片。
只要流片成功,哪怕不能彻底摆脱制裁威胁,那也能拥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权。
……
接下来半个月。
星辰汽车内部的自动驾驶事业部,正式官宣成立。
和很多新势力车企与互联网企业不同,星辰在这方面并没有大肆宣传,而是真正大规模高效率的搞实事。
除了一些密切关注星辰汽车的业内人士之外。
外界几乎对星辰汽车的一举一动,完全一无所知。
方子强与猎头公司传来的捷报频频。
可能是百度现在太乱。
也有可能是星辰汽车目前的规模,比其他重视智驾的新势力车企更具吸引力。
几乎大部分有意跳槽的人才,都被许总的“真诚”给打动了!!
一来二去。
整个智驾团队很快扩张到了四五十人。
且其中有二十几人,都是从百度原先的自动驾驶事业部跳槽过来的。
而其中就包括负责高精地图与系统整合的郎咸朋、主导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研发的詹锟、负责智驾规控算法的周鹏、以及Apollo团队的原成员李力耕……
这些都是星辰汽车的自动驾驶部门的一线核心高管。
与此同时。
百度总部。
李彦泓最近的情绪却隐隐不太顺心,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的老总,他总感觉有哪儿不对,但又有点不出来。
心里这种不舒适的感觉。
大致还是来源于原Apollo团队的流失。
不光王劲、彭军楼天成等人走了,就连吴恩达这名深学院首席科学家,也在近期也对他提出了去意。
弄得他心里很烦躁。
王劲那个反骨仔就不提了。
李彦泓已经已经为他和其公司准备了一套完整的起诉程序,把百度的自动驾驶成果带给新公司不,新创立的研究中心还就在距离他们硅谷Apollo研发中心不远。
这是公然的窃取公司机密技术和跳脸输出!
当然。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也不足为道。
李彦泓心里真正的烦躁点在于,近一两年来百度已经高调开过两三次智驾峰会,同时也邀请了各大造车巨头以及国内长安、长城、吉利这些传统品牌车企。
但目前还没谈下来一笔大订单。
没有车企和其他公司买单,前期烧的巨量资金就成了笑话。
他让陆奇空降出任COO,接管了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核心业务,将原有L4团队分别打散成L4/L3两个智驾事业部也是这个原因。
也研发这么久了,总得变现吧。
再不拿出点成果来,前期投入的资源不都白费了?
也就是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后,人才流失反而又增多了。
对此李彦泓其实不在意,毕竟百度这样的大厂,人员轮换太过正常,他们百度的人才不浩如烟海,也是家大业大。
他发现新势力车企对智驾方面往往更加关注,且更具备互联网属性,愿意将其当成一个主要卖点。
若是能将Apollo方案打包卖出去还算不错。
但一番接触下来。
李彦泓又吃瘪了!
人家宁愿去买以色咧的方案,也不看他们Apollo。
再这样下去,他真有点不知道该把这套方案推给谁了。
继续大力投入资源研发下去,他也快没那份心思了。
就这样到了月底。
内部最新的L4以及L3自动驾驶事业部的人员配置及调动汇报上来。
李彦泓看了一眼。
当即就奇怪。
“怎么下半个月又走了这么多人?”
大刀阔斧改革,高级人员流失不奇怪。
原团队的高层在察觉他的意图后,就纷纷提交了去意。
包括这个月李力耕的离职他也是知道的。
但这大刀阔斧改革也不是从这个月开始的,留下来的不少人自然也愿意继续稳固下去。
但没想到,趋势很反常。
而且还很有规律,一下就空了一大块。
“起初我们也没太在意,不过后来发现是有猎头和其他公司在针对性的挖人。”
当即有高管汇报道。
“谁?”
“经我们调查是一家叫星辰汽车的新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