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星辰的挖人行动!!(1/2)
“我们和百度团队之间有长期协同开发的经验,主要是处理一些技术对齐的问题,解决点云校准、畸变补偿之类,还有激光雷达硬件本身的售后……”
李一帆道。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
“许总,你对Apollo团队有兴趣?”
许易含笑道:“我们星辰要组建智驾团队,正值用人之际,李总有推荐吗?”
“嗯……您需要的话,我可以尽力联络一下,原班人马出走有不少成立了智驾创业公司,但也有很多人心浮动的,这些人的去向我们有些交涉。”
李一帆点头。
他随即向许易明起百度L4原班人马的去向。
原先深学院及Apollo智驾团队负责人王劲,在今年一月就宣布了正式离职,并带走了智驾首席科学家的韩旭,共同创立了一家景驰科技的自动驾驶公司。
除此之外彭军、楼天成等人也相继离职,创办了马智行。
且都在硅谷设有研究中心。
算得上是自动驾驶行业的新晋公司。
期间也不是没人招揽。
不过这些尖端学术派人才,大都各有理念和坚持,很多是是奔着美股上市,在硅谷地L4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个目标去的。
有这种远大目标在,自然不甘为别人打工,起码普通的条件是很难吸引。
就拿星辰汽车目前的规模来。
当前还是互联网巨头的百度,都无法留住这批顶尖学术派人才,而星辰所开出的条件也只能够呛。
李一帆也委婉的表达出这方面的意思。
就算去出资收购,估计也不会让出控制权,就如同他们禾赛科技当前的状况一样。
“无妨,只要是愿意过来的人才,我们星辰都很欢迎。”
许易笑眯眯的道。
抓不了这些外界公认的顶尖天才。
其他的高端人才,甚至中高端人才,星辰还是完全来者不拒的嘛。
有buff加持的情况下,他们高级人才可以当顶级人才用,中端人才一个顶俩三个。
遇到瓶颈还有神秘加成。
研发进度从来都不是许易担心的。
何况整车智驾ai研发,后期拼的是生态。
考验的是几十上百个部门的协作,算法、车控、芯片这些都是互相分不开的。
遇到了问题,可以直接从最底层最快的效率的模式去解决。
少一两个顶尖人才,就算被人挖出去也无伤大雅。
许易几人在魔都接连呆了好几天。
双方对接完入股注资协议,算是把激光雷达这件事定性下来。
同时。
经过禾赛这边李一帆的介绍与深入了解,许易又让方子强联系猎头公司,很快对智驾班子就有了一批人选目标。
对这件事许易的要求很简单。
能挖的尽管挖,多多益善。
百度给得起的,他们星辰能给更多!
……
“许总,在来之前我还真没想到,星辰战略路径能这么广泛……”
回程的路上。
吴新宙推了推眼镜不禁感叹。
接触下来这几天,他对星辰汽车这家公司了解得更深了。
传统车企往往重视硬件研发,对于ai与自动驾驶这一块趋于保守态度,因为早有一套固有的模式挣钱,即使将来智驾方案卷出来了,也可以吃现成的方案。
而近两年刚成立的新势力车企,或是互联网大公司,则更重视软件ai这些大概念,硬件都是“拿来主义”。
大家不可能什么都搞。
不光精力有限,也挺费劲的。
但他发现星辰的路线。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甚至最底层的很多东西,居然都要自己研发。
譬如昨天,他就看到许易在远程处理旗下座椅厂发来最新样品照片,期间又对接混动研发部门内燃机的进度。
这就很可怕了。
一家纯电车企,连电池都研发出来了,又要掉过头去研发内燃机。
就连座椅都要自主研发?
现在又要押注自动驾驶与ai赛道。
这个研发规模再扩展下去,恐怕国内也只有那么一两家能与之媲美。
当然。
风险也会随之扩大。
“诶——我们星辰只是习惯了万事不求人。”
许易半躺在商务座的沙发上,声音传来。
窗外风景不断掠过,光芒不断闪烁。
吴新宙的内心微微激燃,“回去后我会尽管处理完离职交接的事宜。”
他开始期待了。
一家这么注重智驾与研发的公司,接下来几年时间,想必会很精彩。
“对了,我们星辰还打算成立一个芯片设计部……”
“芯片设计?!”
“对,这方面就依仗你了。”
……
很轻描淡写的语气。
吴新宙心头震动起来。
这还是一家车企?
这个技术布局,未免也太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