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355章 北征之役,臣当誓平漠北,不令大明步梁之覆辙!!

第355章 北征之役,臣当誓平漠北,不令大明步梁之覆辙!!(2/2)

目录

“帝王之权,不为逸乐,只为兴邦护民。”

言犹未尽,殿外天色突变。

一束鎏金光贯穿殿顶,映在墙上,化作一幕惨淡画面——

残破的台城宫阙,蛛丝覆梁,一名披褪色袈裟的老者蜷伏角隅——

面颊削瘦、唇裂渗血,双手死死捧着空碗,气息微弱。

“啪!”

朱棣攥紧航海图,指节泛白,图纸在他掌中被捏得褶皱不堪。

他猛地将航图掷回案上,龙袍下摆鼓动生风,声色俱厉:

“为君不图进取,困囚仍不思复国,反以绝食示志——此等行径,岂非负天下苍生?”

他步履生风,立于殿心,眼中精芒闪烁:

“朕命郑和下西洋,乃扬国威、通万邦,筹北征者,为护疆土、保黎民!”

“帝王之责,在于担当,不容苟且!”

怒声震动梁柱,尘屑纷。朱棣指向天幕中那萧衍的幻像,声色愈沉:

“彼早年平南齐,原可为治世之君,却终沉佛法之幻,将国政抛诸脑后。

四度入寺,皆令群臣倾府库赎回,原本赈灾济民之财,被他尽投虚妄佛事!”

他冷哼一声,语若刀锋:

“侯景叛乱,本其自取。”

“若能忍辱图存,或尚有回天之机!”

“而他偏以绝食自戕,以死为‘气节’,岂知此死令宗室屠戮,民生涂炭?”

“此非帝王,是懦夫!”

郑和顿首道:“陛下所言极是!”

“萧衍之失,在于本末倒置——弃国政而逐虚道。”

“臣请旨:自今沿海诸卫严查往来舟船,宣扬妄者,货没身杖,流徙漠北服役三年;若有官吏包庇,一并治罪!”

他又奏:“臣另请令翰林院编纂大明兴衰录,详载萧衍事迹,剖析其亡国之由!”

“由使宗室与百官日读警省,知帝王当以江山为重。”

张辅亦前出:“臣附议!”

“并请各营在训练间宣讲此事,使将士明白——国之安危系于君德。”

“倘君昏庸,铁军亦难救社稷。北征之役,臣当誓平漠北,不令大明步梁之覆辙!”

朱棣深吸一口气,收敛怒火,复望案前两册,语调坚决:

“准奏。郑和,沿海禁令由你亲督,务必严密!”

“翰林院纂史,首辅亲审。张辅,加速整军,务求一举荡清北敌!”

他声如洪钟:“传朕旨——”

“凡官员宗室沉湎佛道、荒怠政务者,不问尊卑,一律削职夺爵!”

“记住,勤政乃治本,务实乃兴国。若敢学萧衍,朕必斩!”

“臣等领旨!”

郑和、张辅同声应诺,殿内肃然。

天幕光影渐息,奉天殿重归宁静。

朱棣再展航图,指尖掠过“西洋诸岛”,眸中坚意如铁。

他要让大明帆影遍布四海,使边疆永宁,百姓安康,绝不重蹈梁祚之衰。

他仰望窗外,晨光洒在金瓦之上,禁军操演声自远处传来,铿锵震耳。

朱棣心知——盛世之基,不在虚言,而在实政,不在浮名,而在民心。

唯有如此,大明方可基业长青。

“郑和,来月启航;张辅,复核粮草,不容纰漏。”

二人领命疾行。

殿中金光流转,案几上那摊开的图册——

静静承载着明成祖开疆拓土、守业安邦的雄心与担当。

朱棣凝神而思——

萧衍之祸,当为千古之鉴;而大明之盛,必将由朕守护,永固山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