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僵局(2/2)
这其实是个不小的诱惑,25英寸彩管技术比21英寸要先进的多,是柏上最强力的竞争技术。柏上愿意提供全套技术,足见对控股的重视。
但是中方马上就否决了,一棵树和一片森林哪个重要,还是不难分清的。
张克祥说道:“全川先生,对合资企业控股是我方政府坚定的要求。事实上,中国大多数的合资企业都不会同意外资控股。你方提出的条件很有诚意,但是很遗憾我们不能同意。这个合资项目必须由我方控股。”
“张先生,我能明白贵方现在国内的经济特殊性,但是我方同样是有不能让步的理由。这样吧,我方愿意放弃之前协议里的技术否决权,希望可以换取贵方的让步。”
用一个技术否决权换取整个公司的决策权,当然很划算。
张克祥微微一笑说道:“全川先生,我明白你说的不能让步的理由是什么。”
张克祥意味深长地看着全川合义。
日本防务省其实早先已经对柏上施压,要求其在合资项目中不得放弃控股。
“这个合资项目你我双方其实都是带着极大的合作诚意在接触,双方的目的其实彼此都很清楚。我们是为了技术,而你们是为了市场。你们想要控股的原因无非是担心有一天技术被我们全部破解。但是这恰恰就是我方的目的。不过在我看来,我方获得技术能力对于你们同样有好处,双方共同成立合资企业,强强联手才能有最大收益,一方强一方弱,那么发展永远不会平衡,发展不平衡一定会影响企业收益。况且,我们现在是在以整个中国市场的准入作为筹码再跟你们谈判。这样的条件,由我方控股我觉得很合理。而且在技术转让方面,你们已经设立了诸多限制,现在还由你们控股,对于我方未免有些不公平。”
全川没有正面回应,岔开话题说道:“贵国自从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十分迅速,我方也十分看重贵国市场,对于这次能够通过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十分珍惜。我方可以感受到从政府到贵公司所表现出的诚意。但是刚才张先生所说的一方强一方弱,我实在不能苟同。贵厂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实力不容小觑,在加上我方提供的技术支持,如果还称自己弱的话,未免有失偏颇了。”
张克祥一下子就明白了全川的话外音,柏上果然还是对于电子管厂有所忌惮的。
合作方是中国电子工业昔日的明珠,还是军工单位,即便现在技术实力处于弱势,可是丝毫不慎被对方抓到机会造成技术反超并非不可能。对于公司的控制权自然不敢放手。
“全川先生有些多虑了,我们双方不是竞争对手,是合作伙伴啊。”
全川没有说话,心道:确实如此,然而四十年前双方还在打的头破血流。
合资企业中的双方,就像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一样,既要同舟共济一起把日子过的红火,又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对方。
渡边伢子开口说道:“控股是我方的底线,如果贵方实在不能同意的话,关于技术转让方面恐怕需要重新协商一下。我方如果不能控股,那么部分技术我们只能转让三年前的。”
三年前的技术几乎可以等同于过时技术。
面对渡边伢子突然的强硬,张克祥没有说话,他明白又是软的不行就来硬的那一套。
他看向马处长。
马处长明白张克祥的意思,早先市里关于获得控股已经准备了几套方案,包括可以向柏上提供的条件。
马处长笑着说道:“之前的技术转让是双方好不容易谈成的,我看就没有必要重新谈了。至于谁来控股,如果你们愿意让步,我们可以对你们做出一些补偿。北华可以用一块地作为条件,换取我方控股,这块地将完全由柏上支配使用。”
这个条件对于柏上来说无疑也有巨大的诱惑,外资想要在中国建厂,如果没有本地企业合资,土地的审批十分困难,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但是渡边伢子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那这样,这块土地无论柏上以后经营什么项目,北华都可以免掉三年的税收。”
“我方还是不能同意。”
马处长又看向张克祥。
张克祥说道:“在刚才马处长提出的条件上,可以再加上允许第一年经营的内销出口比例完全由日方决定。”
“还是不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到底想要怎么样?”
“我们要控股。”
“不行。”
“我方也可以继续追加技术转让。”
“三十项你们都能同意彻底转让吗?”
“绝对不可能。”
“那凭什么让你们控股?”
“如果我方不能控股,我方就只能提供过时的技术。”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还想不想谈了?”
“如果不能让我们控股,恐怕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好啊,那就别谈了!”
“可以,那我们就不要在继续谈下去了。”
双方嘴上都说着不谈了,但是谁也没有离席。
也许是都想给对方压力,双方谈判阵营中的和事佬都没有出来说话。
全川合义闭口不言,马处长也没有出来缓和气氛。
双方一时僵在那里,谁也不说话。
整个会议室内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十足的寂静。
这次冷场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双方相互注视,谁也不先开口说话。
先开口就意味着示弱,但是又不能真的放弃谈判,于是只能坐在那里跟对方耗。
对于中方而言,与日方的技术转让是好不容易谈成的,不可能轻易放弃。而对于日方来说,中方提供的税收优惠以及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还有中国巨大的市场也都是他们无法放弃的。
双方都不让步,可谁也没有办法破解僵局。
一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双方才以“先吃饭”为由,终止了本轮谈判。但是结束的时候,谁也没有主动提及下次谈判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