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第265章 退兵谁的功劳?

第265章 退兵谁的功劳?(2/2)

目录

他想要反对,又找不到理由,毕竟这次汪明允冒死出使北胡,还让北胡退兵,确实有大功劳。

之前周文渊听说沈次辅写信去祝贺温知行,便去找沈知渊,得到八个字。

温党势大,暂避锋芒。

这让周文渊感到悲哀,次辅和三阁老都是清流,联合起来居然也不是温党对手。

如今再被温党把持鸿胪寺,清流就真的没有太多生存空间了。

三阁老秦维桢看了一眼沈知渊,见他没有要反对的意思,忍不住叹了口气,知道对方是要当缩头乌龟了,那就自己来出声吧。

他站出来道:“陛下,鸿胪寺卿虽已上书乞骸骨,然至今仍在职理事。

此时便在朝堂之上商议其继任人选,于礼不合,恐寒了老臣之心。

不若待其正式致仕后,再行商议,方显朝廷体恤臣工之意。”

赵志坤急忙道:“陛下,秦阁老所言固然在理,然老寺卿既已表去意,提前考量继任者,也是为了确保政务平稳过渡,乃是出于公心,想必老寺卿亦能体谅。

汪少卿才具出众,更难得的是熟悉北胡事务,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当此北疆初定之际,正需如此干才挺身而出,为国效力啊!”

温党之人再次附和,他们今天就想要将此事坐实。

不过清流官员见三阁老都开口了,如同找到了主心骨,开始反对。

朝堂上再次成了菜市场。

沈知渊脸色有些阴沉,心中暗骂。

秦维桢这个老顽固!看不清形势吗!

此刻与温党正面冲突,岂非以卵击石?

我早已定下暂避锋芒、徐图后计之策,他这般带头一闹,岂非将我清流置于炉火之上?

沈知渊也有些无奈,清流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秦维桢资历深厚,有时并不完全买他的账。

这下好了,温知行必然将这笔账记在整個清流头上,他之前的隐忍和服软,效果大打折扣。

温知行此时出声了“陛下,北胡既已退兵,和约已签,赔款也在筹措,大局已定。

汪明允能力出众,当此用人之际,正该提拔,以励后来者。

若事事求全,恐寒了办事臣子之心。”

他这一出声,众人都安静下来。

兴平帝也终于开口“汪爱卿之功,朕自然记得。”

听到这话,汪明允心中一喜。

但是接下来皇帝的话,让满朝文武都懵了。

只听兴平帝继续道:“不过这平虏捐,朕决定,即刻起,停止征收。

已收缴之款项,核查之后,返还百姓。”

什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陛下!不可啊!”兵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急声道:

“平虏捐乃筹措赔款之根本,骤然停止,如何向北胡交代?

若其以此为借口,再度南下,烽烟重起,则国无宁日矣!

此和约来之不易,万不可毁于一旦!”

“是啊陛下!首辅大人殚精竭虑,方争得此喘息之机,岂能自毁长城?”

工部尚书也连忙帮腔。

其他温党也都纷纷开口。

皇帝看着下方群情汹涌的温党官员,脸上露出一丝嘲讽。

目光落在脸色已有些发白的汪明允身上。

“汪爱卿,朕来问你。北胡退兵,当真是因为那一纸和约?当真是因为你汪明允的‘三寸不烂之舌’吗?”

汪明允被皇帝锐利的目光盯得心头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硬着头皮开口。

“回陛下!千真万确!正是微臣据理力争,陈说利害,那北胡大单于方知我大景不可轻侮,为免两败俱伤,方才同意退兵议和!

此乃臣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啊陛下!”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兴平帝冷笑一声,不再看他,开口道:“宣李钰,上殿觐见!”

侍立一旁的魏瑾之立刻运足中气,高亢尖锐的声音穿透了整个大殿:“宣翰林院侍讲李钰,上殿觐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