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边关种田,从傻兵到国公 > 第233章 电报

第233章 电报(1/2)

目录

在远洋舰队满载着财富与荣耀将大明的国威与商品倾销至世界各地的同时,李睿却将自己的目光从波澜壮阔的海洋重新收回到了帝国那广袤的内陆之上。

他知道一个真正强大的帝国不仅需要强健的“肌肉”(军队)和通畅的“血管”(交通),更需要一套能将皇帝的意志和中央的命令在瞬间传递到帝国每一个角落的“神经系统”。

而在蒸汽时代这套“神经系统”的名字叫做电报。

……

京师大学堂物理学院一间被列为最高机密等级的“电磁学”实验室内,李睿正亲自带领着一群由孙元化和几位耶稣会学者共同举荐的、整个大明最聪明的“天才少年”进行着一项足以改变人类信息传递历史的伟大实验。

实验室的中央摆放着一台由无数个缠绕着铜线的线圈、简陋的电池组(由铜片、锌片和稀硫酸组成的伏打电堆)和一根可以上下敲击的金属按键共同组成的、看起来有些简陋却又充满了科学美感的奇怪机器。

“都看好了。”李睿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的清晰。“我们今天-要传递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封真正意义上的‘电报’。”

他的手指在那个金属按键之上按照一种独特的节奏开始敲击。

“滴,滴滴,滴……”(代表字母S)

“滴滴滴……”(代表字母O)

“滴,滴滴,滴……”(代表字母S)

随着他的每一次敲击电路被接通,微弱的电流顺着一根从实验室的窗户一直延伸到百米之外另一间实验室的长长的铜线传递了过去。而在那间实验室里另一个同样简陋的“接收器”之上,一块小小的电磁铁随着电流的通断开始有节奏地吸引和释放一块金属衔铁,发出了同样清晰的“滴答”声。

一名负责记录的年轻学生在听到这个声音的瞬间立刻激动地在纸上写下了那三个在未来将拯救无数生命的传奇的字母组合——S.O.S!

“成功了!老师!我们成功了!”

那名学生疯了一般冲出了实验室挥舞着手中的纸条发出了狂喜的呐喊。整个物理学院在这一刻都沸腾了。所有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学者和学生们都冲了出来,他们将那个为他们带来了“闪电之声”的年轻导师高高地抛向了半空。

李睿看着那一张张因为科学的胜利而充满了纯粹喜悦的年轻脸庞,他的心中也是豪情万丈。他知道自己亲手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接上了第一根现代化的“神经”。

……

然而当李睿将这份名为《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国家电报网络”以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提升行政与军事效率之紧急预案》的奏折递交到政务院进行讨论时,他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的阻力。

这一次反对他的不再是那些早已被打倒的“守旧派”腐儒,而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那些“维新派”的实干家们。

“总司令大人恕下官直言。”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一名从辽西银行提拔起来的精通经济的干吏第一个站了出来,脸上写满了为难。“您的这个计划实在是太烧钱了!”

他将一份由户部连夜核算出的财政预算呈了上来。

“根据您的规划要修建一条从京城连接到江南乃至辽西的电报线路,我们至少需要数百万斤的优质铜料来拉制电线,需要数十万根经过防腐处理的枕木来架设电线杆,更需要培养数以千计的能熟练掌握‘莫尔斯电码’的报务员和技术员。

这所有的花费加在一起几乎等同于再修一条‘京杭大铁路’了。国库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了啊。”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一片附和之声。

“是啊总司令大人!铁路尚且能通过运输货物来收回成本,可您这个‘电报’除了传递一些命令似乎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啊。”

“为了一些可能几年都用不上一次的‘紧急军令’就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