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无声的渗透(2/2)
李睿并没有像这个时代所有的国家一样将自己的科学技术视为绝不外传的最高机密。恰恰相反他主动地将自己那些经过了系统化整理的最基础的“科学理论”以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向整个欧洲“倾销”了过去。
他知道光靠他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力量想要将整个科技树都攀升到顶峰是极其缓慢的。
他需要对手,他需要为欧洲这些正处于“科学革命”前夜的天才们送去最关键的“火种”。
他要人为地加速整个欧洲的科学进程,他要在这场关于人类文明未来的赛跑中为自己树立起一个个值得尊敬也值得超越的竞争者。
这是一种何等宏大也何等自信的阳谋。
……
当然有合作也必然有对抗。
荷兰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总部,一群刚刚才从与英格兰的海战中取得了胜利的荷兰海军将领们正脸色凝重地围着一艘从东方秘密运回的“战利品”。
那是一艘在登州海战中被击伤后又被李睿故意“遗弃”的“鹰”级驱逐舰的残骸。
“先生们,”一位白发苍苍的荷兰最顶尖的造船大师用卡尺量着船体上那块由辽西特种钢锻造而成的装甲板,声音都在颤抖,“我无法理解。
这种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所有冶炼技术。我甚至怀疑这不是人间而是魔鬼才能锻造出的金属。”
而在另一边几个机械工程师则正小心翼翼地拆解着那台已经损毁的“盘古”蒸汽机。
他们看着那精密的、超越了他们所有想象的气缸、活塞和曲轴连杆结构一个个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知道自己与那个东方帝国之间在“动力”这个核心领域已经出现了至少五十年的代差。
“我们必须追上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猛地一拳砸在了桌子上,“不惜一切代价!派出我们最好的间谍,收买他们所有的官员和工匠!
我不管你们是用偷还是用抢,三年之内我必须在阿姆斯特丹看到我们自己的蒸汽机和铁甲舰!”
一场围绕着“技术”和“情报”的看不见的军备竞赛在东西方两个新兴的工业强国之间正式拉开了序幕。
……
而此刻的李睿却早已回到了京城。
他并没有再去关心那支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播种”的远洋舰队。他的目光投向了一片更广阔也更艰难的土地——那片被黄沙所笼罩的广袤的西域。
他知道打通了海上的丝绸之路还不够。他要将那条早已被历史的黄沙所掩埋了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他要将铁路一直修到帕米尔高原的脚下,他要将“玄鸟”的黑旗插上那座传说中的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