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古董(2/2)
这是荣誉啊。
也是业绩。
现在领导提拔,你就得出成绩,没有亮点,谁提拔你?
天线宝宝,也得有特色啊。
余磊顺着横幅往机组方向挪,远远就看见冷却塔旁立了新设备,银灰色的外壳亮得能照见人,几个穿白衬衫的年轻人正围着屏幕戳戳点点,嘴里说着“智能巡检”“碳排放监测”。
都是新东西。
“余?”身后有人喊。
身后一老头,是北京一起飞过来的老专家。
“这么晚了?”余磊想说,但是不晓得这老头的名字,“前辈,贵姓。”
“我姓峰,叫我峰谷。”
“峰前辈?”这名字确实很“电力”,简直“峰谷电”嘛,余磊是赶回来上班的,正好碰到热闹,锦界厂里上了两套智能系统,“以后巡检,监控都不用人盯了。”
老峰没说话,只是盯着那设备上的指示灯,一闪一闪的,像他看日出。
“我们老喽。”
老峰感叹社会发展快,他说现在要搞‘绿色数智’,要的是会操作电脑的年轻人才,以后,“那种双手,只会拧螺丝、打锚钉,没用了。”
正说着,生产技术部的老主管过来,跟老峰从一期就认识,算是“老搭档”,他姓登,大家都叫他“老登”。
老登一出场,就贴脸开大。
“别东拉西扯了”。
就这两个玩具,“铁壳子”。
糊弄三岁小孩的。
现在电厂领导都惦记着早点享受退休生活呢,年纪大了,智慧跟不上还搞啥智慧电厂?
那些整天拿着PPT指点江山给电力行业画饼的,怕是发电机长啥都没见过。
不过就是些打着“智慧“旗号搞点项目,力行业,其实还是稳字当前,按部就班最好。
别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电力系统就是既要保供电,又要保安全。
没有多少空间给你“智慧“,那么喜欢搞“智慧“,“智慧监狱“就是你的归宿。
“老登,你这老古董一点没变。”
当初对于峰谷电,老登都是反对的,只要是科技进步的,他都反对,因为,会显得他“没用”。
有些人老顽固,守旧,就是因为科技会替代他,他心里“怕”。
每一个人,都怕变成老周,成了科技的替代品,不过“正式工”问题不大,但是也不好说。
有些四五十得病的,回家养病,工资就三四千,年底没奖金。
这里奖金是大头,占了三分之二,没奖金,你这个麻烦了,养家跟做梦一样。
在榆林这种“大西北”,家庭还是很传统的,男人干活养家糊口,女人全职太太,或者打个零工啥的。
不是到处都是江浙沪,女人地位高,挣得多,说了算的。
男人就是顶梁柱,垮了,那一个家真的就垮了。
老登一个劲的骂,怂人。
厂里这届领导碰到了“智能”,简直像老鼠钻进了米缸。
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可以肯定“智能”的定位始终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需要使用工具的人。
但是“人工智能”有个和传统工具不同的点,它几乎是无限范围,无限区域的提效工具,它可以给各行各业赋能。
理论上来说,有它的加持,可以让一个能力30分的人,在短时间内就变成能力60分。
但是,使用它是有门槛的,你得先有各个部分30分的能力,才能提高,你用“人工智能”提效,至少要识字吧,要懂基本逻辑吧。
要理解别人说提示词,操作等等东西的含义吧?
你至少要受到过基础教育吧。
我们国家的素质人口叠加“人工智能”提效工具……那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