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病假(2/2)
一般两周未归,除非“大病”,“重病”,可是这姑娘才刚毕业,二十三、四,气色红润,中气十足的。
根本没有一点,“病”的样子,“车祸”?不可能,要是车祸,公司早就有动静,慰问了。
稀奇,实在是稀奇。
刘娟娟自从五一假期之后,就请了“病假”,半个月了,既没有露面,也没有任何解释。
林琴说她的工位“很整洁”,像是刻意打扫过的,电脑屏幕保护程序每天都会准时亮起,但人却消失了。
这说明,她是有意的。
早就请这个“病假”的,人怎么可能预测自己的重病呢?
余磊发消息,没有回复,石沉大海。
“你问过了?”
林琴一个礼拜前收到消息,“身体不舒服”,“啥病不晓得”,连主管人事的张经理,都是一头雾水。
现在工作又不忙。
五一前,刘娟娟还约他见家长,“家里有事”?“刻意疏远”?林琴觉得她不是因为感情上的事情,好像是父母告诉了她一些事情。
刘娟娟的父母是处级干部,比成经理的职位还要高,对于女儿的消息要敏感的多,女儿的“路”怎么走?
他们嘴巴不明说,但是早就安排妥当了。
嘴巴不严实的,当不了领导。
项目停建、缓建的消息,刘娟娟的父母早就心里有数了,内部文件估计他们看过了。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虽然领导们一再否认,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否认”本身就意味着事情并不简单。
余磊怀疑,刘娟娟回家就看到了,某些内部文件或会议纪要。
如果真是这样,她的“病假”或“请假”,一定是家长有了安排。
这种“敏感嗅觉”是每一个领导应该具备的品质,而不是,余磊这样“无奈”,“发愁”,“等死”。
现实中的小人物,都具备阿Q精神,“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特质。
“有事没事。”
“饭局可不少。”
北海公司中高层当下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这件事了,他们一边要稳定军心,一边还要关注政策的事情。
这个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比普通人重要多了。
体制内提拔讲究“卡年龄”。
过了年龄就无法提拔了。
这虽然不是发文规定,但是属于默认,不成文的“潜规则”。
四十不提副科,五十不提副处。
一般到了这个年纪还没上去的人,只能做老油条了,因为努力“白费”,认命了。
成经理发了新动态,就是国家要抑制新增燃煤产能。
“整体来看,火电利用小时数将在‘十三五’期间延续下降的趋势。”
燃煤发电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煤价、利用小时、上网电价、发电煤耗等因素,利用小时数下滑对煤电业绩存负面影响。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需要取消及推迟煤电建设1.5亿千瓦。
现在的核心关键就是:谁成了1.5亿千瓦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