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孤岛点灯人 > 第146章 病假

第146章 病假(1/2)

目录

领导说一切待定,这意思就是八成定了。

无非是不确定,停建,还是缓建,缓建多久?

没人保证,因为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赶上了就赶上了,跟九几年大下岗,打破“铁饭碗“一样。

是命。

五一收假,就三天。

年青节,大家都是年轻人,自然要参加,一般是“革命主题”活动,果然,去了北海革命烈士纪念馆。

大家坐上大巴车。

一路开,停靠在海城区北京路45号长青公园内。

单位组织的活动,交了钱的,有讲解员,参加活动的都是二十到四十的年轻人,中年人。

大家都跟着讲解走。

1926年6月,北海建立了钦廉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北海支部。

在北海建立党组织开始至1949年12月4日北海解放二十多年时间里,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你们财务部就来了四个?”

“嗯,不然呢?!”

“刘娟娟是群众?”

“她,党员啊。”林琴说。

“党员不参加活动?”余磊一边问,讲解一边说:“一大批党员和革命青年,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讽刺吗?

党员不来的。

“呵呵”,余磊“呵呵”结束,大家参观也结束了,核心内容就是“献花圈”,“致敬烈士”。

在纪念碑前面。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1991年12月4日北海解放42周年之际,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扩建落成,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

纪念碑由碑身、碑座及步道三部分构成,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大理石贴面。

碑身为一个巨型船锚造型,高22米,白色大理石贴面,碑身正面镶嵌着书记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铜质镏金大字,碑(锚柄)顶部链孔环内悬挂着一口大型仿古铜钟,取“警钟长鸣”之意。

碑身正面挺立一尊高5米的码头工人与小男孩的铜质塑像,工人挣脱镣铐,肩托小男孩,寓意“解放与新生”。碑的东面为一碑碣,碑碣长8.1米,高2.2米,碑文铭刻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上台,唱国歌。

献花圈。

余磊四周看了下,刘娟娟确实没来,面前就是纪念碑,四周松柏。

圆形碑座分两层,高3米,上层平台面积707平方米,下层平台面积427平方米。

纪念碑正面是一条长80米、宽15米,由阶梯和平台组成的步道。碑的四周遍植松柏,环境优美。

“刘娟娟没来吗?”余磊问鄢阳,问宋经理,问冯坚,都没人晓得。

但是鄢阳说了一句“病了”,估计是刘娟娟告诉她了,这意思刘娟娟根本没回北海。

两周很快,电厂不动工,大家看起来无所事事,实际上心里都“慌的很”,成经理打发时间,报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余磊学校过了“注册电气基础”,现在正好复习另外一门,九月份考“专业课”。

两周后,余磊问林琴,“刘娟娟”还没回来?

“嗯”,这是林琴的答复。

微信上一长段内容,核心无非是,刘娟娟“没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