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匠心需要传承(1/2)
*D他叫王海,是这家厂的厂长,也是唯一还在坚持干活的技术员。
看到李子明一行人进来,他只是抬了抬眼,手里的活计没停。
“看机器还是看厂房?要是想收废铁,出门右转有回收站。”他的话语里,带着一股子认命的嘲讽。
赵大刚正要发作,李悦却先一步走了上去。
她没有看那台破旧的机器,而是走到墙角,那里堆着一摞摞积了灰的印刷样品。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有挂历、有包装盒、还有一些企业的宣传单。
纸张已经泛黄,但上面的色彩,却依旧沉稳、准确。
“王师傅,这套挂历的套色,是您自己调的吧?”李悦拿起一张印着山水画的挂历。
王海的动作一顿,终于正眼看向这个小姑娘。
“是又怎么样?现在谁还用这玩意儿。”
“这上面的油墨,很特别。”李悦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画面,“您在里面加了东西,让它在不同的光线下,有细微的层次变化。”
王海浑身一震,手里的扳手“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悦。
这个秘密,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土办法,是他一辈子的骄傲。从未有人看穿过。
“你……你怎么知道?”
“我学过美术,对色彩敏感。”李悦将挂历放回原处,“机器会老,但手艺不会。我想请您,和您的手艺,加入我们。”
收购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
当李子明拿出远超废铁价的收购合同时,王海和留守的几个老工人,眼眶都红了。
没有讨价还价,只有颤抖的手,在合同上按下鲜红的指印。
厂子被迅速清空,挂上了新的牌子。
“峰牌创意工坊”。
这个时髦的名字,让王海几个老师傅感到新奇又不安。
而更大的不安,很快就来了。
李悦没有让他们立刻开工,而是说服李子明,投入了一笔堪称巨额的资金。
三辆巨大的集装箱卡车,在沉寂已久的厂区门口停下。
从德国运来的海德堡多色印刷机,从美国进口的苹果电脑和专业的排版系统。
当这些崭新、精密、闪着金属光泽的“怪物”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车间时,王海和他的老伙计们,彻底懵了。
他们围着那些布满按钮和屏幕的机器,像是在参观外星人的飞船。
“这……这也是印刷机?”一个老工人结结巴巴地问。
“这上面连个调墨的滚子都没有,怎么印?”
“还有这个,叫什么……电脑?一个方盒子,一个电视机,就能印东西了?这不是扯淡吗?”
抵触的情绪,在老工人们之间蔓延。
他们一辈子赖以生存的本事,在这些新机器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他们感到了恐慌和被抛弃的威胁。
李悦把一切看在眼里,她没有开会,没有说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