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231章 初心

第231章 初心(2/2)

目录

午休时我走到天台。黄浦江上货轮鸣笛,与记忆中东海港口的汽笛声重叠。

张俪递来咖啡:“听说你要推荐老周参评?他激动得把保安室扫了三遍。”

我抿口咖啡:“记得2017年有黑客攻击输油管控制系统,老周凭经验发现泵机声音异常,避免了大事故。”

“所以您才坚持保留老数据?”赵婧不知什么时候跟上来,“可技术迭代这么快……”

“赵婧,新能源是未来,但传统能源是当下的筋骨。就像绣花手艺,机器绣得再快,有些针法只能手传。”

下班走到大厅,电视正播放我们的新闻。年轻主播说:“科技守护者用最新技术织就安全网。”

我对着屏幕里的自己轻笑。哪有什么最新科技,不过是老师傅教的“多看多查多跑腿”,换了个时代包装。

走出大楼时,晚风送来江水的味道。我打开手机订票软件,周末回家的车次所剩无几。

路灯亮起的瞬间,整条街的霓虹灯牌次第点亮。

我望着这绵延的光河,想起师傅的话:“这行业啊,就是守着黑暗里的那点火,等它烧成天亮。”

清晨,我提前到办公室整理老厂区的资料。韩昌明顶着黑眼圈推门进来。

“林所,我连夜把老图纸数字化了。”他打开平板,“你看,连陈师傅当年用铅笔写的备注都扫描清楚了。”

我放大图片,看见图纸边缘有一行小字:“1998年汛期水位标记”。

“这是当年抗洪时留下的。”我指着标记,“陈师傅他们连夜加高防护堤,保住了整个厂区。”

张俪端着早餐进来:“档案室阿姨说找到一箱老照片,要送过来吗?”

“快拿来!”我起身帮她搬箱子。打开纸箱,最上面是张泛黄的合影:二十出头的我站在师傅旁边,背后是正在建设的催化装置。

赵婧拿起照片细看:“林所,你当年好瘦啊!”

“那会儿天天爬装置检查,比健身还管用。”我翻到照片背面,师傅的字迹依然清晰:“首批国产催化剂试车成功纪念。”

庄总走进来时,我们正在整理照片。他看见合影笑了:“据说那天试车成功,老陈高兴得把自己锁在控制室哭了半小时。”

“为什么哭?”张俪好奇地问。

“因为外国专家说我们搞不成。”庄总声音低沉,“老陈带着团队熬了三年,终于打破技术垄断。”

这时韩昌明兴奋地展示新发现:“林所,老数据里找到一套手工计算流程,能预测设备寿命!”

我查看发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公式。“这是老师傅们的宝贝,他们说电脑会死机,但人脑不会。”

“可这计算量太大了……”

“所以师傅们练就了心算本领。”我翻开一页,“他们能在五分钟内算出复杂管网的承压极限。”

下班前,张俪整理推荐材料时突然问:“林所,老周师傅的事迹要不要写他女儿接班的事?”

“他女儿也来我们公司了?”

“在财务部,说是受父亲影响。”张俪调出档案,“她说从小看父亲守护厂区,觉得这就是使命。”

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空,想起陈师傅退休时说的话。

“我这辈子没干成大事,就是守好了这些铁疙瘩。但值了,因为它们连着国家的脉。”

我继续修改推荐材料,在事迹结尾加了一句:“初心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是三十年如一日的三万步,是泛黄图纸上的每毫米精度,更是黑暗里始终不灭的那点火光。”

保存文档时,整栋大楼的灯次第亮起。

我知道,在这片灯火背后,有无数个老周和陈师傅这样的守护者,用最朴素的方式,点亮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夜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