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224章 生活中的大安全

第224章 生活中的大安全(2/2)

目录

刚开始有些紧张,但看到台下认真记笔记的老人们,我渐渐找到了在单位开会的感觉。

“识别诈骗有三个要点:一是核实身份,必须见到真人、看到工牌;二是核实渠道,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操作;三是核实内容,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讲课间隙,一位大爷举手问:“晓阳,我昨天收到短信说孙子住院了,让打钱,这也是诈骗吧?”

“当然是。”我调出案例,“这种紧急情况要先给家人打电话确认。”

另一位阿姨接着问:“那我经常接到推销保健品的电话,说能治高血压,这算诈骗吗?”

“要看具体情况。”我走到她身边,“如果宣传疗效,必须有药监局批文。您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批准文号,到官网核实。”

“这么复杂啊……”阿姨面露难色。

“我教大家一个简单办法。”我提高声音说道。

“凡是自称能治病的保健品,一律不要信。真有不舒服了得去医院,保健品只能辅助调节。”

这时,社区民警小张提着投影设备进来。“林所长,需要帮忙吗?”

“正好。”我让出位置,“张警官来给大家讲讲最新的诈骗手法。”

小张接过话筒:“最近出现一种新骗局,冒充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燃气,然后推销高价燃气安全阀。”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我上周就遇到了!”王大爷站起来说,“那个人说是燃气公司的,检查完非要我换阀门,要价八百块。”

“您换了吗?”小张关切地问。

“哪有!”王大爷得意地摆手,“我儿子教过我,凡是上门推销的,一律打物业电话核实。结果物业说根本没这回事!”

“王大爷做得对!”我带头鼓掌,“咱们社区就应该这样互相提醒。”

讲座结束后,几位老人还围着我问问题。李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晓阳,我总记不住这些窍门,怎么办啊?”

“这样。”我灵机一动,“咱们建个微信群,我每天发一条防骗小贴士。就一句话,好记。”

“这个好!”社区主任立即响应,“我让工作人员帮老人们都加进来。”

正当我们忙着建群时,刘阿姨急匆匆跑进来:“晓阳,那个骗子又给我发消息了!”

我接过手机一看,对方发来新的链接,声称是“特殊通道可以赎回资金”。

“别点!”我按住刘阿姨的手,“这是二次诈骗,想以帮忙追回资金为名再骗一次。”

我转头对民警小张说:“能不能用这个案例做个现场教学?”

小张立即联系了反诈中心。十分钟后,我们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骗子位置。看着民警们出击的果断身影,老人们纷纷鼓掌。

“太解气了!”刘阿姨激动地说,“这些骗子就该一网打尽!”

回家的路上,妈妈突然说:“晓阳,你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老师,现在也算实现了。”

我怔了怔。是啊,虽然没站在三尺讲台,但今天这场特殊的“安全教育课”,或许比任何专业培训都更有意义。

晚上,我特意把今天的经历编成简单易懂的顺口溜,发到新建的社区防骗群里:

“陌生电话要警惕,中奖退税是骗局;

亲朋好友要借钱,核实身份莫大意;

高额回报不可信,本金安全是第一。”

不一会儿,群里就活跃起来。老人们纷纷发来点赞的表情,还有人把顺口溜抄在本子上。

妈妈端着水果进来,看着手机屏幕微笑:“你能把专业知识用在生活中,才是真本事。”

临睡前,社区主任发来消息:“晓阳,今天有三十多位老人避免了上当。你这是挽救了多少个家庭啊。”

我放下手机,望向窗外熟悉的街景。

这条我从小长大的街道,这些看着我长大的邻里,原来都是国家安全最基础的细胞。而我的工作,就是把专业的安全意识,化作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坚实的盾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