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高层决策(2/2)
“解决方案?”我问。
“两种方案。”赵万里调出对比图,“方案A是采购转换器,成本低但会增加故障点;方案B是直接更换老硬件,一次性投入大但可靠性高。”
李静接入视频:“我建议方案B。之前的测试发现,老硬件的散热系统已经接近寿命极限。”
王涛插话:“业务部门支持方案B。稳定性比省钱重要。”
“好,那就方案B。”我拍板,“赵工立即联系采购部。”
财务部宋皋建发来消息:“林所,方案B超预算百分之五,需要补充说明。”
我立即回复:“用方案A的潜在维修费用和业务中断损失来折算,方案B反而更经济。”
五分钟后,宋皋建回复:“预算通过,批准。”
接下来是工期讨论。赵万里指着甘特图:“最大的风险点是西部站点的基础施工。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可能延误三天。”
李静在视频那头说:“我查了西部未来一个月的天气预报,有两场沙尘暴预警。”
“那就增加预备队。”我调整计划,“从上海调两个施工小组过去,昼夜轮班。”
安全部刘万青提醒:“夜间施工要增加安全措施,照明和防护设备都要升级。”
“批准。”我转头问宋皋建,“这笔预算……”
“已经在应急预案里了。”宋皋建快速回复。
会议进行到一小时,法务部张长河突然接入:“林所,境外设备采购需要补充合规审查材料。”
“具体需要什么?”我问。
“主要是最终用户承诺书。”张长河发来模板,“最晚明天中午要交。”
“李静,你负责联系供应商;赵工准备技术参数;我来找董事长签字。”我快速分工,“明天上午十点前完成。”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我突然收到董事长秘书的私信:“侯董让你立刻回电。”
我立即结束会议,交代赵万里暂代主持,然后拨通了董事长办公室的视频。
此时侯董正在看我们的会议记录:“晓阳,刚接到通知,国家能源局下周要来看我们的方案。”
我心里一惊:“是检查还是学习?”
“都有可能。”侯董意味深长地说,“所以你们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出标杆水平。”
回到办公室,我立即召集核心团队传达这个新情况。
“同志们,任务升级了。”我严肃地说,“我们的方案将成为行业标杆。”
李静眼睛发亮:“太好了!我们可以申请国家标准立项。”
赵万里比较务实:“当务之急是完善细节。我建议增加自动化监控模块。”
“批准。”我立即决策,“不过要确保用户界面友好,让基层员工容易操作。”
王涛提出建议:“能不能开发手机APP?让现场人员实时上报情况。”
“这个想法好!”我让李静记录,“列入二期开发计划。”
傍晚时分,当我终于处理完所有紧急事务时,庄总发来消息:“今天表现很好,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我回复:“明白。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浦东璀璨的灯火,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重大决策的背后,都是无数细节的堆砌;每一次技术突破的实现,都离不开团队协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