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215章 模型构建

第215章 模型构建(1/2)

目录

`清晨,张俪把叫醒我,“林所,李静在会议室等着呢。她昨晚又没回去。”

我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温度刚好。“通知赵万里和赵婧,五分钟后开会。”

李静在会议室里对着三块屏幕同时工作,见我们进来,她把主屏幕切换到模型界面。

“林所,基础框架搭好了,但在风险权重分配上遇到问题。”

赵万里拉开椅子坐下:“什么问题?”

“历史数据派和情景分析派吵起来了。”李静调出争议点,“王亮团队坚持用过去十年的事故统计做基准,赵婧团队认为要考虑极端气候和地缘政治的新变量。”

赵婧抱着笔记本进来:“我不是反对历史数据,但2023年台风‘梅花’导致东海管线停运三天的案例,在以往数据里根本找不到参考。”

王亮跟着进门:“可如果每个小概率事件都加权,模型会复杂到无法运行。”

我点开模型参数设置界面:“先说说你们的方案。”

王亮抢答:“按传统行业标准,历史数据占70%,专家研判30%。”

赵婧摇头:“太保守了。我建议五五开,新增网络安全事件和极端天气两个维度。”

李静突然插话:“能不能动态调整?平时按历史数据,遇到预警时自动切换加权模式?”

赵万里惊呼道:“这个思路好!就像汽车换挡。”

我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曲线:“说说具体实现方法。”

李静调出代码界面:“我们可以设置触发器。比如气象局发布红色预警,或网信办发布高危漏洞通告时,自动提升相应风险权重。”

王亮皱眉:“但这样模型稳定性会受影响。”

“安全第一还是稳定第一?”赵婧反问,“去年某电厂就是因为太追求稳定,忽略网络安全预警,结果被黑客钻了空子。”

会议室沉默片刻。我敲敲桌子:“李静,演示下动态切换的模拟效果。”

十分钟的模拟运行后,赵万里指着屏幕:“看!在台风预警发布第3小时,模型自动将输油管线风险等级从黄色提升到橙色。”

王亮凑近屏幕:“切换过程很平滑啊。”

“关键是阈值设置。”李静调出设置界面,“我建议请业务部门一起确定触发条件。”

我拿起内线电话:“张俪,请业务部王经理来一下。”

王涛端进来时,我们正在测试网络安全预警的触发机制。“哟,这么热闹?模型有突破了?”

我指着屏幕上的曲线:“王经理,如果气象局发布台风预警,你们业务部门认为几小时后需要调整管线运行方案?”

王涛放下茶杯:“这要看预警等级。蓝色预警可能不调整,橙色预警2小时内就要部署应对。”

李静快速记录:“那红色预警呢?”

“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王涛凑近屏幕,“你们这个动态模型能实时联动气象数据?”

赵万里得意地笑:“刚实现的接口对接。”

王涛突然严肃:“不过我得提醒,业务部门最怕误报。如果模型太敏感,整天假报警,

王亮点头:“这就是我担心的稳定性问题。”

李静调出校验模块:“我们设置了双重验证。只有气象局和业务部门数据同时匹配,才会触发升级。”

赵婧补充:“还可以设置误报惩罚机制,避免过度敏感。”

我看着逐渐完善的模型框架:“现在只剩最后一个问题,如何评估这个模型的有效性。”

王涛掏出手机:“简单,拿去年‘梅花’台风的实际数据来验证。”

一小时后,模型成功复现了去年台风期间的风险曲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