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跨部门协调(2/2)
下午,我们提前接入总部视频会议。李锐部长的声音从扬声器传出:“上海分公司先汇报跨境方案。”
我推过话筒让李静主讲。她刚开始有些紧张,讲到技术细节逐渐流畅。
“……综上,采用安全沙箱+动态加密的双重保障,既能满足国际合作需求,也符合国家数据安全法规。”
屏幕那端沉默片刻,李锐突然问:“如果外方坚持要原始数据怎么办?”
李静下意识看向我,我轻轻点头。
“那就终止合作。”她声音铿锵,“国家安全底线不能突破。”
视频会议结束后,庄总发来消息:“总部认可方案方向,要求下周细化技术细节。”
傍晚整理会议纪要时,李静说:“林所,其实外方去年就试图通过技术合作获取我们的催化裂化数据。”
我放下钢笔:“你怎么知道?”
“我学长在涉外安全部门工作,上周聚餐时提过类似案例。”她压低声音,“他说有些跨国企业以合作为名,行数据窃取之实。”
“明天你跟我参加视频汇报。”我把会议记录存档,“该让有些人知道,新时代的能源安全战线上,站着怎样的守护者。”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李静提前来到总部视频会议。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墙上大屏幕显示着各分公司接入状态。
“林所,我昨晚又优化了方案。”李静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增了数据流动监控模块,可以实时追踪境外访问记录。”
我仔细查看新模块的设计图:“这个功能很实用。不过要确保不影响正常合作项目的效率。”
“已经考虑到了。”李静调出测试数据,“正常访问延迟控制在毫秒级,只有异常操作才会触发详细记录。”
正说着,总部安全部的李锐部长走进会议室,“你就是昨天汇报的李博士?”
李静连忙起身:“李部长好,我是李静。”
“坐。”李锐部长示意她不用紧张,“你提出的安全沙箱方案,我们连夜讨论过。有几个技术细节需要确认。”
他拿出打印好的方案,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李静立即进入状态,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专业解答。
我在旁边观察,发现李静不仅技术功底扎实,还能准确理解管理层的关切点。
当李锐部长问到实施成本时,她立即给出三种不同预算方案供选择。
“不错。”李锐部长满意地点头,“年轻人既有技术视野,也懂实际情况。”
汇报结束后,李锐部长特意对我说道:“林所长,你们培养的这个博士很有潜力。总部正在组建跨境数据安全专家组,我想推荐她参加。”
“这是李静的机会,也是我们团队的荣誉。”我表示支持,“她会继续参与后续的方案实施。”
我告知李静后,她难得露出兴奋神色:“林所,专家组能接触到最新的安全案例,这对我们项目很有帮助。”
“但要记住。”我提醒她,“参与专家组意味着更多责任。你要平衡好时间和精力。”
“我明白。”李静认真点头,“我会把学到的经验及时分享给团队。”
我立即召集项目组开会。李静把总部的最新要求传达给大家,团队开始讨论实施方案。
技术部的赵万里提出建议:“安全沙箱的硬件配置需要升级,我建议采用国产服务器。”
“同意。”我立即拍板,“优先考虑国产设备,既保障安全又支持国内产业。”
财务部的老宋插话:“升级预算需要重新申报,走特批流程至少一周。”
“时间不等人。”我看向李静,“你先搭建模拟环境,硬件到位后直接部署。”
会议结束后,张俪送来一份加急文件:“林所,信息中心催要数据接口规范。”
李静接过文件:“这个我来处理,正好和安全沙箱方案配套设计。”
跨部门协调看似复杂,但只要目标一致、方法得当,就能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