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新的使命(2/2)
电话挂断了。
能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我盯着话筒看了几秒,仿佛还能感受到刚才通话的余温。
“俪。”我按下内线,“你进来一下。”
张俪推门进来,脸上还带着好奇:“林主管,马总有什么重要指示吗?”
“嗯。”我点点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总部决定成立能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所,让我去负责。”
“哇!”张俪眼睛一下子亮了,“这是大好事啊!恭喜林所!”
“别急着恭喜。”我苦笑一下,“这是个重担子。要站在全局高度做战略研判,我这点基层经验够用吗?”
“怎么不够用?”张俪立刻反驳,“你在新疆,就是因为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才能识破那个伪装成牧民的间谍。”
“总部要的就是这种接地气的战略眼光。
"
她这话点醒了我。是啊,战略不是空中楼阁,正是那些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历,让我对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正说着,庄总的电话打了进来:“晓阳,刚接到总部通知了。恭喜啊!这个任命很及时。”
“庄总,我正想请教您。”我赶紧说,“从具体业务转向战略研究,这个转型该怎么把握?”
“简单。”庄总的声音很笃定,“把你这些年在基层看到的、解决的、防范的问题,提升到规律性认识。”
“我明白了。”庄总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就是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
“没错!”庄总笑道,“而且你这个所有个优势:既了解基层实情,又熟悉总部思路,还能联通各分公司。这是独一无二的平台。”
刚挂断庄总电话,技术部的赵万里就敲门进来了:“林主管,听说你要高升了?”
消息传得真快。我示意他坐下:“万里,正好有事找你。”
“新研究所需要建立一套风险预警模型,你们技术部能不能支援几个懂大数据分析的骨干?”
“没问题!”赵万里拍胸脯,“我们刚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正好派上用场。”
“不仅要懂技术。”我补充道,“还要有基层工作经验。最好是在一线待过的,知道实际业务痛点的人。”
“这好办。去年派去青海分公司锻炼的那批年轻人刚回来,个个都在基层待过半年以上。”
我们正说着,法务部的张长河也闻讯赶来:“林所长,听说新所要重点研究合规风险?”
“我们法务部积累了大量案例,可以共建一个风险数据库。”
“太好了!”我眼前一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经验、数据、案例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战略研判能力。”
一下午,陆续有七八个部门的负责人来找我,纷纷表示支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仿佛这个新研究所承载着大家共同的希望。
傍晚时分,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回想从东海到新疆,再到上海,这一路走来,每一个脚印都深深烙着时代的印记。
如今,总部交给我的,正是这样一个需要长远眼光的工作。不仅要看到眼前的风险,更要预见未来的挑战;不仅要解决具体问题,更要构建系统性的防御体系。
这些经历都要凝聚成战略,去守护更大范围的安全。这不是离开一线,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一线。
用战略的智慧,守护千千万万个一线岗位的安全。
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个人的成长只有融入时代的发展,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而我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肩负起这样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