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归途(1/2)
车轮压着铁轨,声音单调又踏实,像给我这几年在西北的日子敲着节拍。
手机在兜里又震了一下。是来电,显示“妈”。我赶紧接听。
“妈。”
“阳阳,上车了吧?一切都顺利吗?”她的声音带着熟悉的担忧,隔着几千公里传过来。
“顺利着呢,已经在路上了,您别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这一路远着呢,车上吃的够不够?”
“够的,妈,都准备好了。”我打断她细碎的叮咛,“您和我爸身体都还好吧?”
“我们好着呢,就是你……”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上次回来,看着就黑了,瘦了……”
“这次去上海,又是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
“妈。”我放软了语气,“上海机会多,这次是公司重点项目,调我过去是信任我。”
“工作重要,可个人问题也得上心啊!你也……”
“妈!”我拖长了声音,带着点无奈的笑意,“这事儿急不来,看缘分。我现在挺好的,真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我爸的声音接了过去。
“阳阳,别听你妈唠叨。工作干得好,爸给你竖大拇指。”
“出门在外,自己多留神,做事稳当点。家里不用你操心。”
“知道了,爸。”心里那点离家的飘忽感,被老爸的话压下去不少。
又简单说了两句,才挂了电话。看着窗外彻底被夜色吞噬的戈壁,偶尔有零星灯火像流星划过,瞬间又被无边的黑暗吞没。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个陌生的上海号码。
“喂,你好,是林晓阳同志吗?”一个利落干练的女声传来。
“我是,您哪位?”
“我是上海分公司行政部的张敏,大家都叫我张姐。”
“总部王处应该跟你提过,由我暂时负责和你交接,帮你尽快熟悉新环境和新项目。”她语速很快,透着都市特有的高效节奏。
“张姐你好,谢谢。我刚在车上,正往上海赶。”
“太好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就缺你这员有边疆实战经验的干将。”她语气诚恳。
“王处特别强调了你在西北协调技术支援和基础安全防护方面的出色表现。”
“这次国际合作,德方团队下周就要进场进行初步技术交流,我们内部的防护协调机制必须同步跟上,甚至要提前构筑好防线。”
“你在那边处理过敏感信息防护和涉外技术合作的风险点,这些经验太宝贵了!”
“张姐过奖了,都是分内工作。具体有哪些需要我重点关注的方面?”我立刻进入状态。
“首要就是数据主权保障和关键专利风险防控!”张姐声音严肃起来。
“德方在氢能核心材料上有领先技术,这次合作我们既要学习吸收,更要确保我们的研发数据和未来可能的衍生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合同条款的审查、数据交互的权限设定、联合实验室的物理及网络隔离方案……桩桩件件都不能有疏漏。”
“你在西北应对过更复杂的实地环境,对这种‘看不见的战线’应该更有敏锐性。我们需要你尽快上手,把好这道关。”
她的话像一根无形的弦,瞬间绷紧了我的神经。
虽然身处摇晃的车厢,但仿佛已经置身于上海那间即将展开博弈的会议室。
“明白,张姐。我会尽快熟悉项目资料和前期预案。对核心数据和知识产权的防护,是底线,也是红线。”
“对!就是这个态度!”张姐语气中带着赞赏。
“另外,德方团队负责人汉斯博士,是个技术狂,但谈判风格非常强势,对细节抠得很死。”
“你做好心理准备。具体的项目资料和德方人员背景信息,我已经发到你公司邮箱了,你方便时查收看看。”
“路上注意安全,到了上海我们详谈!”
“好的,谢谢张姐,上海见。”
挂了电话,刚才的些许离愁被一种新的紧迫感取代。”
“张姐寥寥数语,已经勾勒出上海战场的前沿轮廓。
国际博弈、技术交锋、暗战。这与新疆广袤天地间那种更直接的守护,是截然不同的挑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