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67章 雾霾经济学

第67章 雾霾经济学(2/2)

目录

我懂他的顾虑。报喜不报忧,是鸵鸟心态。

实话实说?可能引发一场地震,从上到下的质疑、问责,甚至整个分公司的发展都会被打上问号。

“总监,我的建议就三个字:算清楚。”我合上笔记本,语气斩钉截铁。

“这份白皮书的目的,绝不是唱衰,是亮底牌!”

“只有把这笔‘雾霾经济学’的账算得明明白白,摊开在桌面上,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代价有多大。”

“我们才能向上级争取更合理的环保投入分摊机制、更精准有效的技术扶持政策,甚至推动一些针对性的环保税费减免!”

“同时,”我目光转向张工和李科长,“内部有没有挖潜的空间?技术有没有更优解?”

“成本有没有压缩的可能?这需要生产和技术部门拿出真本事来证明!而不是捂着盖子,只会喊‘太难了’‘没办法’!”

张工一拍桌子站起来:“林晓阳!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们没本事?”

“那几套新装置是我们求爷爷告奶奶引进调试的!没日没夜泡在现场的是谁?!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就拿出数据!”我也站了起来,没有丝毫退让。

“拿出数据证明我们有本事!证明给领导看,我们燕山分公司的人,不是只会伸手要钱,我们也在动脑子省钱、在想办法增效!”

“这份白皮书,既是指出问题的压力,也是倒逼我们变革的动力!”

“藏着掖着,等哪天环保风暴真刮到我们头上,把这个隐患彻底炸开了,谁!也!兜!不!住!”

会议室里李科长张了张嘴,一个字没吐出来,重重叹了口气。张工死死瞪着我,最后还是像泄了气的皮球,颓然坐了回去。

陈总监摘下眼镜,重重地叹了口气。

“算清楚…谈何容易。”他拿起那份白皮书初稿。

“这上面的每一个数字,弄不好,还没送到上面,先在我们自己人中间炸了。”

“但至少炸响了,我们才知道危险在哪里,有多大。”我迎着他复杂的目光,坚持道。

陈总监定地看了我有好一会儿,那眼神里有有无奈,或许还有一丝认同。

最终,他把白皮书放回桌上,“好。算清楚。这份初稿…”他顿了顿,“修改一下。”

“数据源再核实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结论部分…措辞注意些,既要体现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也要强调我们正视问题的决心和寻求解决方案的积极态度。”

“三天后,我要终稿。散会。”

“是,总监。”我应道,心里终于稍微松弛了一点。至少,他没让我把这初稿收回去。

会议结束,李科长和张工几乎是夺门而出,看都没看我一眼。

我知道,刚才那番话,是把生产和技术部门彻底得罪狠了。

但法务合规这活儿,本来就不是来交朋友的。

回到工位,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数字图表,那15.3%压在心口。

为了养活这庞大的炼化巨兽,为了驱散这片笼罩城市的阴霾,我们付出的代价,沉重得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这“雾霾经济学”的账,才刚刚开始算,而我已经感到步履维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