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56章 燕山夜雨

第56章 燕山夜雨(2/2)

目录

我脑海中闪过两年前处理过的一个案例:一家合作方提供的催化剂配方看似完美,合同条款无懈可击。

但就是因为在现场协调支援时,一个老工程师无意间嘀咕了一句“这配方的耐温性好像差点意思”,才让我们深入核查。

最终发现对方隐瞒了关键参数,差点导致整个催化裂化装置非计划停工。那次事故,差点就发生了。

“纸上谈兵,永远不如身临其境。”我补充道。

“我想更贴近那些真正让工厂转起来的齿轮和螺丝钉。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设计规则、堵住漏洞。”

“这种‘接地气’的积累,对未来做更高层面的决策,未必没有帮助。”

陈志刚盯着我,眼神复杂。

“接地气?晓阳,你太理想化了。”

“现实是,技术协调岗,累,苦,晋升慢,而且,”他加重语气。

“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打杂的!你一个重点大学出来的法务骨干,主动要求去做这个?别人会怎么看你?”

“会说你不思进取!说你好好的阳关道不走,偏要去挤独木桥!”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脱口而出,声音坚定。

“我在乎的是,我学的东西,我的能力,能不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能不能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在监察组,我能看到更多宏观的风险。”

“但在一线协调岗,我能摸到那些风险的‘脉’。”

“总监,规则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想去最需要规则落地的土壤里扎根。”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瞬间照亮了陈志刚紧绷的脸。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我以为他不会再开口。

终于,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或许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感慨的气息。

“扎根……”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

“说得容易。那地方的土,硬得很。日晒雨淋,沙尘碎石,扎进去,就得做好脱一层皮的准备。”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

“你这几年的‘法务白领’,受得了那个苦?扛得住那个压力?”

“那里只有机器的轰鸣和永远解决不完的现场问题。”

“我受得了。”我挺直脊背,迎着他的目光。

“在东海的时候,我也下过车间。”

“汗流浃背,油污满面,但看到设备正常运转,生产安全无虞,那种踏实感,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体会不到的。”

又是一阵沉默。陈志刚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很久。

“好吧。”他声音透着一股尘埃落定的疲惫,“你的决心,我看到了。很……固执。”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手搭在门把手上,停住了。

“调令流程很复杂。而且,需要那边有明确的岗位需求和接收能力。”

“不是你想去就能去。就算能去,”他侧过头,最后看了我一眼,“这条路,比你想象中难走得多。别后悔。”

“我明白。我会认真完成手头所有工作,等待组织的安排。”我平静地回答。

“嗯。”他拉开门,留下一句被雨声模糊的叮嘱,“早点回去。”

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时间到了凌晨一点多。这时,手机屏幕顶端突然弹出一条新的内部邮件提醒,发件人是陈志刚。

邮件的标题异常简洁:【关于燕山分公司近期技术支援协调岗位现状评估及优化建议(初稿)】。

评估报告?优化建议?陈总监刚才走的时候还一副不认同的样子……这份初稿,他为什么现在发给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