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燕山夜雨(1/2)
一个加班的深夜,窗外下着大雨。办公室门被敲响。
“请进。”我揉了揉发酸的脖子。
法务部总监陈志刚推门进来。
“陈总监。”我站起身。
他摆摆手,示意我坐下,自己拉过对面的椅子。“这么晚,还在忙?”
“刚把北区那个技术转让协议的合规意见弄完。”我指了指桌上散开的文件,“风险点有点多,得盯紧点。”
“嗯,你做事,我放心。”陈志刚点点头,目光扫过桌面,最后落在我脸上。
他神情格外严肃。“晓阳,来燕山几年了?”
“三年了,总监。”我边回答,边在心里琢磨着他问这个的用意。
“三年……从法务助理到能独立负责重要项目的主办专员,成长很快。”
“重组监察组的事,你也听说了吧?”
来了,“听说了些风声,具体方案还没看到。”
“方案快定了。上面很重视,要抽调最精干、懂业务、懂法律、更要懂‘安全’的人。”陈志刚盯着我。
“合规是底线,安全是红线。现在经济环境复杂,商业间谍、技术泄密、合同陷阱……防不胜防。”
“这个监察组,就是总部的眼睛和耳朵。”
我沉默着,重组监察组,意味着更高的职级,更核心的位置,直接参与总部层面的重大决策监督。
在别人看来,这是青云直上。
“压力会很大。”陈志刚继续说,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
“但平台也更大。你的履历和能力,尤其是处理过的那几起敏感事件,上面很认可。我想推荐你过去。”
窗外的雨声更急了,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总监……”我深吸一口气,“感谢您的信任和推荐。这个机会……确实难得。”
话语间,陈志刚等着我的“但是”。
“但是,”我直视着他,“我觉得,我可能更适合另一个方向。”
“哦?”他双手交叠,“说来听听。”
“我想……申请调到一线技术支援的协调岗位。”我说出这个在心头盘旋已久的想法。
“在我们燕山,或者去更需要这类协调支持的兄弟单位。”
“技术支援协调?晓阳,你知道那是什么岗位吗?”
“整天泡在车间、实验室,跟工程师、工人打交道,处理的都是设备故障、零件调配、现场安全这些琐碎又耗体力的活。”
“跟你现在做的法务合规,完全是两个世界!”
“监察组是核心部门,是往上走的通道。技术协调?那是后勤保障!你这几年积累的专业和经验,不要了?”
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失望和不解。
“不是不要,总监。”我迎着他的目光,试图解释。
“这几年,我审过无数合同,堵过技术泄密的漏洞,参与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案。”
“我越来越觉得,再完美的合同,再严密的制度,最终都要落到一线去执行、去检验。”
“技术支援协调,就是让制度和规则落地的最后一环。”
“了解设备怎么运转,工人怎么操作,现场会遇到什么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合同里那些条款背后的意义。”
“知道怎么把安全红线深入到每一个操作步骤里。这……也是一种‘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