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 第353章 开天辟地

第353章 开天辟地(2/2)

目录

这座位于大安与西昭交界处的边境市镇,如今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火热景象。

一队队满载着皮毛、药材、牛羊的西昭商队,在缴纳了关税后,有序地进入镇内。

他们没有像过去那样急吼吼地冲向银庄,而是熟门熟路地拐进了几个巨大的货场。

货场内,大安的丝绸、茶叶、瓷器、铁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商人们用自己带来的货物,按照官方公布的牌价,直接与大安的商人进行交换。

“阿叔,你这十张上好的狼皮,能换三匹云锦,外加两罐今年的新茶,划算得很!”万宝商行的伙计操着半生不熟的西昭语,热情地招揽着。

那西昭商人摸了摸光滑的云锦,又闻了闻扑鼻的茶香,粗犷的脸上笑开了花。

“换!换!”

这种“以货易货”的交易模式,正是李知安针对白银外流问题提出的后续方略,由户部和万宝商行共同推行。

起初,还有不少西昭商人习惯于用白银结算,但他们很快发现,用实物交换,不仅能免去一部分繁琐的税费,还能换到更多、更好的大安商品。

而那些坚持使用白银的,则要被课以重税。

一来二去,绝大部分商人都选择了更实惠的物物交换。

户部议事厅内,侍郎周启正向齐逾和几位内阁重臣汇报着边贸的最新数据。

“启禀陛下,自推行‘以货易货’为主的交易政策以来,短短两月,我朝白银流出量锐减七成。与此同时,从西昭换取来的牛羊、马匹、皮毛、木材等战略物资,总价值却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周启去岁还因国库空虚而愁得彻夜难眠,如今却是红光满面,声音洪亮。

“尤其是木材!”他特意加重了语气,“西昭北地铁桦林盛产的优质硬木,过去他们宁可烂在山里也不愿卖给我们。如今,为了换取食盐和铁器,那些部落首领争着抢着往我们这边运。”

一位内阁大学士抚须点头:“此消彼长,我朝得了实用的物资,西昭却只能换走一些享用的商品。长此以往,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皇后娘娘此计,实在是高!”

这番话,引来了众人的纷纷附和。

当初李知安提出这个策略时,朝中不乏反对之声。

有言官认为,堂堂天朝上国,竟与蛮夷行此原始的交易之法,有失国体。

如今,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那些反对的声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齐逾听着汇报,脸上神情平静,心中却对李知安的远见更多了几分赞叹。

她看的,从来不只是一时一地的得失。

“很好。”他开口,“但这还不够。”

众臣精神一振,齐齐看向皇帝。

“西昭的木材,不能只堆在仓库里。”齐逾的指节轻轻叩击着桌面,“朕听说,皇后娘家的万宝商行,在安贸镇建了一座工坊?”

周启立刻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万宝商行与工部合作,在安贸镇设立了一座官民合营的造纸坊,用的正是从西昭换来的木材。据说,已经试产出了第一批纸张。”

“哦?”齐逾眉梢一挑,“呈上来看看。”

很快,内侍便捧着一个木匣进来。

匣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叠色泽微黄,却质地坚韧的纸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