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 第353章 开天辟地

第353章 开天辟地(1/2)

目录

没有,”李知安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看到这些,我高兴。一高兴,就什么疲乏都没有了。”

她指了指窗外,“你知道吗,京郊的第一家医学启蒙学堂,今日正式开学了。”

那学堂是她用自己的私库银两和万宝商行的盈利开办的,专门招收那些家境贫寒,却有志于学医的孩子。

此次的五十个学生,最大的不过十五,最小的才将将十岁。

开学那日,李知安没有亲去,只派人送去了一块她亲笔题写的匾额。

“写的什么?”齐逾饶有兴致地问。

“医道仁心。”

四个字,是她对那些孩子最殷切的期盼。

齐逾摩挲着她的手背,沉默了片刻。

“光有匾额还不够。”他忽然开口,“朕再给他们添一把火。”

第二日早朝,就在吏部尚书还在为如何设立“医药观察使”一职而苦思冥想时,齐逾却抛出了一个更让满朝文武震惊的决定。

“传朕旨意,自明年起,地方官学考核,增设‘医学启蒙’一科。凡州府县学,皆需开设基础医理课程。各地‘医药观察使’,兼任此科学堂教习。”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将“医”这个被视为“方技”的学问,与圣人经义并列,纳入官学考核,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立刻便有守旧的老臣出列,痛心疾首地陈奏此举“有违祖制”、“不合礼法”。

齐逾坐在龙椅上,神色淡淡。

“哦?那依众爱卿之见,我大安的子民,是该多读几卷之乎者也,还是该多懂一些活命的法子?”

一句话,问得那老臣哑口无言。

齐逾的视线扫过下方,尤其是在几个他心中有数的名字上略作停留。

“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不希望,我大安的官员,是一群除了吟诗作对,对民生疾苦一无所知的废物。”

他的话语不重,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

王宗显站在人群中,低垂着头,掩去了眼底一闪而过的阴霾。

皇后在医疗上的动作越大,声望越高,对他们的计划就越是不利。

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散朝后,王宗显没有立刻出宫,而是拐了个弯,朝着翰林院的方向走去。

他需要去见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商议一下,如何给这位风头正劲的皇后娘娘,再添上一把火。

只是这把火,烧的究竟是谁,就未可知了。

而此时的凤仪宫,李知安刚刚收到了一封来自北疆的加急信函。

信是柳慎元亲笔所写,信中除了报平安,以及对朝廷新政的赞许外,还提到了另一件事。

苏迪娜,已经带着大安援助的物资,秘密回到了西昭边境。

北风卷着沙砾,敲打在安贸镇的关墙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