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复克洛阳。(2/2)
夏侯尚、戴陵惊慌失措,无法有效指挥。司马懿虽知中计,然已回天乏术。
血战至午时,伊阙关终于被攻破!
夏侯尚、戴陵在乱军中被杀,司马懿仅率少数亲兵仓皇逃往洛阳。
伊阙关一失,洛阳南大门洞开。
刘备大军乘胜追击,连破大谷、轩辕等关,兵临洛阳城下!
与此同时,西线战场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
魏延、法正、张飞、赵云出祁山,初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吸引了曹真主力。
然而,就在双方于陇西一带僵持不下时,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
原本一直在凉州边境骚扰曹魏的马超,突然偃旗息鼓,退回西域去了。
甚至只带走了自己原本的杂胡骑兵,连羌胡各部都未曾告知。
马超的突然离去,使得陇右羌胡部落失去统领,顿时陷入混乱,
不仅无法再牵制曹真,反而因其旧部生乱,给了曹真可乘之机。
曹真乃名将,抓住机会,迅速稳定凉州局势,并反而对汉军西线造成了压力。
张飞暴跳如雷,却也无济于事。
法正与魏延不得不调整策略,由攻势转为守势,牢牢钉在祁山一线,虽未能扩大战果,却也成功地将曹真大军死死拖在凉州,使其无法东援洛阳。
洛阳城下,战况惨烈。
司马懿逃回洛阳后,收拢败兵,与洛阳守将合力,凭借洛阳坚城,做困兽之斗。
曹丕也深知洛阳若失,则中原门户大开,紧急从河北调派援军,由张郃率领,南下救援。
刘备岂容功亏一篑?
他亲冒矢石,督战攻城。
秦琼、尉迟恭如同战神,屡次先登;薛仁贵神箭无双,专射城头魏军将领;岳飞、韩世忠则指挥步卒,以各种攻城器械昼夜不停地冲击城墙。
洛阳攻防战持续近月,城墙多处破损,双方伤亡皆极惨重。关键时刻,张郃援军抵达洛阳北面的孟津渡。
“陛下,张郃援军已至,若其入城,则洛阳更难攻克!”
诸葛亮从后方发来急信提醒。
刘备果断分兵:“汉升、叔宝、敬德,继续猛攻洛阳!鹏举、良臣,随朕北上,阻击张郃!”
两军于邙山脚下遭遇。
张郃乃河北名将,用兵老辣。
然而,他面对的是御驾亲征、士气如虹的汉军主力,更有岳飞、韩世忠这等不世出的名将。
岳飞布阵严谨,“背嵬军”坚若磐石,一次次击退张郃骑兵的冲击。
韩世忠则率精兵迂回侧翼,突袭张郃粮草辎重。
刘备亲自擂鼓助威。
激战竟日,张郃虽勇,却也难挽败局,最终被韩世忠部将截断退路,乱军中为岳飞行军司马所擒!
魏军援兵大败溃散。
张郃被擒的消息传回洛阳,守军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司马懿知事不可为,在一个风雨之夜,率残部弃城而走,北渡黄河,退往河内郡。
章武元年秋,洛阳,这座饱经沧桑的东汉旧都,在陷落多年之后,终于再次插上了汉家的旗帜!
刘备进入洛阳,目睹残破的宫阙宗庙,不禁潸然泪下。
他下令修缮宫室,祭奠历代汉帝陵寝,安抚百姓。
然而,军事上的胜利远未结束。
刘备与诸葛亮、法正书信往来,深知虽得洛阳,但曹魏主力未损,河北根基犹存。
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彻底切断河北与凉州曹真集团的联系,使其不能相互呼应。
“传朕旨意!”刘备于洛阳南宫下令,“大军不休,继续北进!”
“命薛仁贵部东进,收取荥阳、敖仓,控扼黄河渡口,屏护洛阳东翼!”
“命岳飞、韩世忠为先锋,朕亲统大军,北渡黄河,攻取河内郡!绝不能让司马懿站稳脚跟!”
“命魏延、张飞、赵云,加大西线压力,绝不能让曹真东进一步!”
战略目标无比清晰:以洛阳为基点,北控河内,西扼潼关,将曹魏彻底分割为河北、凉州两大孤立板块!
汉军的兵锋未有丝毫停歇,渡过黄河,直扑河内郡。
司马懿立足未稳,连战连败,只得继续北撤,退往邺城方向。
河内大片土地落入季汉之手。
至此,刘备的战略目标初步达成。
洛阳光复,河北与凉州的联系被从中切断!
曹丕龟缩于邺城,依靠黄河天险和河北根基苦苦支撑;曹真则被孤立在凉州,面临汉军东西两线的压力。
天下大势,已然明朗。
季汉王朝如日中天,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主动。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收复旧都的荣耀之后,将是更为艰巨的河北攻坚战。
北方的寒意渐浓,而大战的硝烟,还将持续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