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迁都(1/2)
章武二年,春
洛阳城的残垣断壁间已萌发出新绿的春意,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未曾散尽的烽火气息与一种压抑已久的期盼。
光复旧都已近半载,经过一冬的艰难修复与整顿,这座饱经创伤的帝都总算恢复了几分生气。
宫室得以初步修缮,街道清理干净,市集渐复,逃难的百姓也开始陆续回归。
然而,无论是章武皇帝刘备,还是远在襄阳总督后勤的太子刘禅与丞相诸葛亮都清楚,停留在洛阳的胜利是远远不够的。
此地虽为天下之中,象征意义无与伦比,但地处四战之地,北有黄河天险阻隔,东、南方向尚有曹魏大量疆域未平,
若不能以此为基,进一步扩大战果,彻底扭转战略态势,则洛阳终将成为一座孤悬在外的突出部,随时可能面临反扑。
这一日,洛阳南宫德阳殿内,刘备召集了随驾的主要文武重臣。
关羽仍镇守宛城方向,张飞、赵云、魏延等仍在西线与曹真对峙,但秦琼、尉迟恭、黄忠、岳飞、韩世忠、薛仁贵等将领皆在列。
“诸卿,”刘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经过连番大战的洗礼,这位新晋的汉帝更添了几分威严,
“洛阳虽复,然国贼未灭,中原未靖。曹丕盘踞邺城,据河北而守;曹真孤悬凉州,负隅顽抗;豫、兖、青诸州,仍多附逆。
我大军久驻洛阳,粮草转运艰难,非长久之计。”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岳飞身上:“鹏举此前建言,深合朕心。
洛阳乃四战之地,亦乃中兴之基。岂能因惧险而弃之?
当此之时,非但不可后退,更应前进!
朕决意:迁都洛阳,示天下以不忘旧都、克复中原之志!”
迁都!众臣闻言,精神一振。这是一个极具魄力和风险的决定,但也是一个最能彰显决心、凝聚人心的战略举措。
“陛下圣明!”诸葛亮虽未亲至,但其意见早已通过书信与刘备达成一致,群臣皆知其意,纷纷附和。
“迁都洛阳,则天下知汉室重心在此,中原士民归心有望!”
“据洛阳而望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正合陛下中兴之志!”
“然,”刘备话锋一转,
“迁都非一日之功,亦需稳固周边。朕观地图,洛阳虽得,然其东面、东南之豫州大部,仍为魏贼所据,犹如抵在我肋下之一把尖刀。
豫州不平,则洛阳时刻难安,迁都亦无从谈起!”
他手指猛地点向舆图上洛阳以东的大片区域:“故,在迁都之前,需先廓清寰宇,合围豫州!将此心腹之患,彻底铲除!”
战略目标就此定下:合围并攻取整个豫州,为迁都洛阳扫清障碍,并进一步压缩曹魏空间。
“诸将听令!”
“薛仁贵!”
“末将在!”薛仁贵踏前一步。
“命你率本部兵马,并调戚继光部水师策应,自洛阳东出,攻取荥阳、成皋,控扼虎牢关,东向进逼陈留郡!此为北路军,需挡住可能自河北、兖州来的援军!”
“末将领命!”
“岳飞!韩世忠!”
“臣在!”岳、韩二人齐声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