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 > 第203章 找到华佗

第203章 找到华佗(1/2)

目录

“需寻外科圣手……”刘禅喃喃自语,一个名字瞬间跃入脑海——华佗!

华佗,沛国谯人,与曹操同乡,以外科手术和麻醉术“麻沸散”闻名于世,传说能“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

若能得他相助,建立战地医疗体系,无疑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伤亡。

而且根据时间来算……

似乎华佗不日即将死在曹操之手!

“必须尽快找到华佗先生!赶在悲剧发生之前!”刘禅瞬间感到一股紧迫感。

他立刻返回书房,写下数道手令:

一、命丁奉派出精干机敏的少英营成员,即刻前往谯郡及华佗可能活动的江淮地区,秘密寻访华佗踪迹,

一旦找到,不惜一切代价,以最高礼遇请至襄阳,若遇阻挠,可亮明身份,甚至采取必要保护措施。

二、以世子名义,正式延请目前居于江夏的张仲景神医前来襄阳格物大学堂,言明有

“关乎万千将士性命之要事相商”。

在做完这些安排后,刘禅并没有干等着。他知道,即便找到了华佗,说服他留下并建立体系也需要时间。在此之前,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再次来到了格物院工坊,但这次的目标不是军械,而是找到了正在忙碌的黄月英和样式雷。

“义母,雷先生,请暂歇片刻,我有一事相求。”刘禅神色郑重。

二人见刘禅如此表情,知必有要事,立刻停下手头工作。

“殿下请讲。”

“我欲在学宫增设‘医科’,首要服务于军中伤患。

然目前缺乏数据,不知以往征战,伤者情形如何,何种伤势最多,何种最致命,军中医匠通常如何处置,效果又如何。

若无此基础,便是华佗神医来了,亦难系统施救。”刘禅沉声道,

“故我想请二位助我,设计一种……‘伤情统计问卷’。”

“问卷?”黄月英和样式雷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正是。”刘禅解释道,

“便是一份书写着诸多问题的纸册。

可派遣人手,寻访军中老兵、低阶军官、乃至随军郎中,详细询问其经历战阵所见之伤情:

中箭者几何?刀剑伤何处最多?骨折者如何固定?

伤口溃烂者几成能活?军中医匠常用何种草药?效果如何?等等。

将答案一一记录在案,带回整理。”

黄月英立刻明白了刘禅的意图,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

“殿下之意,是要先‘格’这伤情之‘物’,知其然,更欲知其所以然?

通过大量数据,找出规律与关键所在?”

“义母明鉴!”刘禅点头,

“唯有如此,方能知我们该优先制备何种伤药、研发何种器械、培训医匠掌握何种技能。

此事繁琐,需细心与耐心,非二位之巧思与条理不能胜任。”

样式雷虽然觉得这事似乎与工匠关系不大,但世子开口,且听起来确实重要,便也拱手道:

“殿下放心,记录、统计、归纳,亦是工匠之本分。我与夫人必尽力设计出详尽的问卷。”

黄月英更是主动请缨:

“此事关乎性命,妾身义不容辞。问卷设计,可交由妾身。

或可增设一栏,请老兵们描述他们认为‘若当时有何种器具或药物,或许能救下更多同袍’,此或能激发新的思路。”

“大善!”刘禅大喜,黄月英总能想到他没想到的细节。

就在刘禅与黄、雷二人商讨问卷细节时,张仲景应召来到了襄阳。

这位老人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目光清澈而平和。

他对于刘禅兴办格物院、推广教育之事早有耳闻,心中颇有好感。

听闻世子有关于“万千将士性命”之事相商,便毫不犹豫地来了。

刘禅在学宫特意准备的一间静室内接待了张仲景,没有丝毫寒暄,

直接开门见山,将自己的忧虑、寻找华佗的打算、以及正在进行伤情数据统计的事情和盘托出。

张仲景静静地听着,面色逐渐变得凝重。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深知战场伤亡之惨烈,也更明白现有医疗水平对于战创伤的无力。

许多优秀的士卒并非直接战死,而是死于之后的伤口恶化、感染和高热。

良久,张仲景长叹一声:

“殿下仁心,悲悯将士,老朽感佩。

战场外伤,确非老朽所长,华元化之技,或能补此天大之憾。

若真能寻得他,乃将士之福,苍生之幸。”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殿下欲做数据统计,此乃老成谋国之道,更是医家正道!

医者,需知其常,更需明其变。不知以往之得失,何以谋将来之改进?

殿下所言‘问卷’,虽闻所未闻,然细思极妙!

老朽不才,愿助殿下完成此事。于伤情分类、医理探究、药效评估等方面,或可提供些许浅见。”

刘禅闻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起身郑重行礼:

“得先生相助,此事必成!阿斗代未来万千将士,谢过先生!”

张仲景连忙扶起刘禅:

“殿下折煞老朽了。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

若能以此‘格物’之法,究明伤情,改进医术,活人无数,老朽平生之志,得矣!”

在张仲景的加盟和指导下,黄月英设计的“伤情统计问卷”变得更加专业和具有针对性。

很快,一队队手持问卷的少英营成员和学宫吏员,开始深入军营、伤兵营旧址、甚至退伍老兵聚集的村落,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战伤医疗调研。

与此同时,寻找华佗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刘禅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两方面的消息。

刘禅寻访华佗的命令以最高优先级下达至丁奉手中。

丁奉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丝毫不敢怠慢,立刻从少英营中精选了十名机敏可靠、身手矫健且熟悉江淮一带风土人情的队员,亲自带队,换上商旅服饰,携带充足金帛,连夜乘快马出襄阳,向东疾驰而去。

他们的第一站,自然是华佗的家乡,沛国谯郡。

然而,抵达谯郡后,情况却不容乐观。

经过多方小心翼翼的打探,他们得知华佗确实曾回乡居住,但因其医术高超,名气太大,时常被各方权贵征召,行踪不定。

更重要的是,他们隐约听到一些风声,似乎魏王曹操近来头风病发作频繁,对华佗的“神技”尤为倚重,已数次派人前来“请”过华佗。

“将军,情况不妙。据本地百姓暗地里说,魏王的人态度强硬,几乎形同押解。华先生似乎并不情愿,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