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146章 再见朱棣,有利可图

第146章 再见朱棣,有利可图(2/2)

目录

可他一说,朱棣便又是恼怒道:“哪里是无能为朕分忧,你能耐大着呢,明里不说什么,暗地里又在给朕找麻烦!”

“儿臣有罪!”朱高炽见朱棣发怒,索性直接跪地认错,但如此认错,却又不见解释。

朱高燨见得一头雾水,急忙再问,朱高炽这才回答,原来朱棣如此愤怒还是源于新旧学问之争。

却说之前春闱之时,因为琼州士人上榜过多,引得大明士子颇为不爽,由是引起了一场风波。

这一场风波的结局,自然是朱棣拉了一次偏架,成功让新学占了上风,旧学开始落寞。

可这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旧学问的争端不是简单的文化争端,也代表一次利益的重新划分。

旧学固然不受朱棣待见,可大明朝满朝文武,自上而下,几乎全部都是旧学的簇拥,相反,新学在朝堂上没有任何势力。

即便是杨荣这种内阁大学士,也是半新半旧,一边在学习新学,一边却也在巩固旧学。

于是朱棣这一次拉的偏架,没有让旧学放弃抵抗,反而激化了矛盾,最显著的地方,就是科学院的建立。

因为这是一个朝廷筹建的部门,不是说划几个人入内,科学院就能成立,在有人的基础上,需要办公场所,需要研究经费,需要人才坐镇,也需要学生加入。

关于人这一点好办,毕竟科举选出了不少琼州士子,这一部分人完全可以划归科学院组成新的部门。

然则涉及到办公场所和经费之后,问题就来了,眼下的京城可谓寸土寸金,莫说新建,便连旧的部门都有些拥挤。

要新建科学院,就要划地拨款建设,从选址到拨款,进度都十分缓慢,直到朱棣过问,户部才从建宁县边界化出了三十亩地用于建设。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从应天府到科学院,坐车都需要坐半天时间,距离京城十分遥远。

相较国子监所在的鸡鸣山下,这个位置不可谓不偏远,压根就是故意在为难科学院的学子。

而这还不足以引起朱棣的愤怒,真正让朱棣愤怒的,是对科学院建设的规划,明明国库里面有钱,可工部却以工人不足为由,迟迟不开始施工。

面对此状,朱高炽作为学政总管,不仅不闻不问,还多次前往国子监,开办儒学大会。

这顿时让朱棣气不打一处来,当即让内阁下诏,即日起取缔国子监,既然科学院建不起来,那索性就把国子监改成科学院。

没有办公场所是吧,整个国子监全部改为科学院下属,没有经费好办,国子监监生的经费全部取消,用来供给科学院。

但他如此吩咐之后,几个内阁学士便开始连番苦劝,又说国子监乃是国家取材之本,不可动摇,又说如此苛责学子,让天下读书人寒心。

连朱高炽也连忙进宫,苦劝朱棣收回成命,朱棣本就延误朱高炽办事不利,见此如何不怒,索性聚集了国子监的儒士前来,并朱高炽都是一顿好骂。

说到此处,朱高炽便对朱棣恳切道:“父皇要兴新学,儿臣也在鼎力相助,可如今满朝文武皆是理学所出,如此兴学,满朝文武如何作想?”

“故儿臣虽知此事不妥,但也只得斗胆请父皇缓一缓,任何罪过儿臣愿领,但国子监决不能撤!”

朱棣见他还在这么说,顿时便要大骂,可这时,朱高燨却是一笑道:“儿臣还道何时引父皇恼怒,原来是这等小事!”

见他出言,朱高炽便是一阵感激,朱棣则是不悦道:“怎么,连你也劝朕收回成命?”

“非也!”朱高燨见此,便笑道:“只是国子监与科学院并不冲突,既然朝廷上下反对建立科学院,那为何不由皇家出钱建立?”

“你是说让朕从内帑出钱解决此事?”朱棣闻言顿时有些不高兴,心想什么都从内帑出,那可是他的私房钱,花一点少一点!

可他一见朱高燨风轻云淡的模样,顿时又觉不对,朱高燨虽然不如大胖老实,可办事从来不会让他失望,难道此事也有利可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