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皆为利来,还有高手(1/2)
“此话怎讲?”面对朱高燨提出的建议,朱棣沉吟片刻之后,还是问道:“虽说眼下建立科学院花费不了多少钱,内帑自然也可支撑。”
“然则按理来说,如今国朝变法,设立科学院乃是国家大事,自当国库出钱,公家组建。”
“你总说治国最患公私不分,如今又劝朕以私代公,何意也?若以后国策推行不利,都要内帑出钱,那日后群臣岂不是都要指着内帑过日子了?”
说实话,朱棣的内帑现在并不缺钱,因是初时虽然出钱买了不少公司股份,又花钱买货下西洋。
可在远洋公司、矿业公司开始运行之后,内帑便没了多余支出,反倒是因为去年杀了不少贪官污吏,大量钱财充入内帑,让朱棣的私房钱多了不少。
眼见下西洋的船队即将回归,预计又有上百万贯的收入入库,朱棣现在的内帑反倒是钱多的没地方用。
可有钱是有钱,人都是有私心的,皇帝也是一样,能动用公家的钱,朱棣自然不会想动用自己的钱。
不过他如此一说,朱高燨就笑了起来,问道:“那儿臣敢问父皇,既然科学院是公家之事,为何现在建院不利?”
“朕不是说了么!”朱棣一时有些不耐烦,又瞪了朱高炽一眼道:“哪里是什么不利,分明是有人从中作梗!”
朱高炽听着,忙低下头去,不敢抬头,而朱高燨却摇头道:“父皇此言缪矣,若一件事真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就不会如此难以推行!”
“因为有利益输送,既得利益者就会在背后支持,正所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此利不一定是私利,也可以是公利,比如内阁众臣,如果真以为建立科学园能为我大明带来好处,那儿臣相信,众大学士就算为了百姓,也一定会鼎力支持!”
“可现在父皇筹建科学院,结果从上至下,满朝文武都在反对,这就说明筹建科学院在朝廷众官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此中不管有没有大哥参与,群臣该反对还是会反对,只不过是因为大哥心善,见不得朝局如此,这才会主动出头!”
“而现在,父皇将一切都甩在大哥身上,反倒是合了彼等之意,有大哥在前面顶着,群臣自然敢肆意妄为了!”
听着此话,朱棣一时沉默不语,而朱高炽则是红了眼眶,悄悄抬起头看着朱高燨,眼中满是谢意。
实则现在他自从当太子以来,三天两头就会被朱棣责骂,骂来骂去已经习惯了,可习惯是习惯,被骂着,心里属实不好受。
可他如此境地,却从来没有谁会给他说上一句话,老二老三就不说了,杨士奇等人也只会旁敲侧击。
只有老四一个人,会说这些贴心话,给他站台子,属实让他暖心,想着,他便抬头道:“老四,大哥我!”
“你先别说话!”朱高燨并没有给他机会解释,直接看向了朱棣道:“所以眼下要想建立科学院,就要让朝廷官员看到科学院的好处。”
“就像咱们变法要从示范点,建立科学院也是如此,只有先建了,看到成效,各位大臣才有可能支持此事!”
“所以,你是让朕先建一座皇家科学院,让群臣看看科学之利?”朱棣说着,随之又皱眉道:“可这科学院,能产生什么利益?”
虽说科学院建立是他的想法,可实际上朱棣也不知道建立科学院会有什么好处,因为对他来说,科学院的本质和翰林院国子监差不多。
而无论是翰林院还是国子监,实际上都是赔钱货,翰林院要修书就要花钱,国子监要招生,同样也是花钱。
两个部分,一个修书出来,也只是放在内库流传,创造不了实际利益,至于国子监更是,说是为国培养人才,可培养这么多年,人才不见几个,腐儒倒是培养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