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不定(2/2)
后陈氏不平、周国为本朝出气,又各自兴兵来讨伐王琳,结果周国之兵打了几个小阵仗,又不解释,莫名其妙的退了,陈氏则进退犹豫,不知道遭遇了什么。
因此在萧詧等人看来,这二年是齐国的顺年,发生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有利于齐国,这不仅让齐国的优势变得更大,而且还隐约代表了齐有天命的象征。
这么一想,萧詧的动摇也就可以理解了,他必是看见局势转换,有了改换门庭之心。
若是在往常,他们也就劝住了,毕竟自己这边已早早投奔了西魏,至如今已进入周国时代,忽然改易,不仅他国难以接纳,而且显得自己这边朝三暮四,心有不诚。况且齐国已经扶持了王琳,而王琳也是萧詧的死敌,就梁统一事上,双方难以和谈,自然就不可能与其背后的齐国合作——除非说萧詧自己放弃做皇帝。
以那曾经的天保帝的脾气,没准还会把萧詧杀死,让梁室归于一统,同时震慑王琳萧庄。
“可如今的齐国新君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朕听闻他为太子时,便贯综经业,省览时政,甚有美名,甚至天保以其酷似汉人不类己,欲废也,臣多劝解而止之。如是此辈,吾国远道而投,其能不顾道义,骤弃之焉?”
蔡大宝轻抚胡须,思忖了一会,很快拱手行礼,回应萧詧:“敢问主上,吾国投效齐国,是全投呢,还是半投?”
“作何解?”
“全投者,当舍地弃国,仅带妻子相随,亦恐周人发觉,仅乘孤舟东向,途经万里,不知齐境有何凶恶匪贼盘踞,何时得以入邺;便是入邺了,亦不知齐帝是否接见,接见后是否明了陛下之身份,纵命了了,也不知道是否愿意承认,或许下缄臣口,秘密处之,使王琳得意,未可知也。”
蔡大宝说的话令萧詧心头一忌,他隐约有着这种想法,但不确定,而今还未成型,便直接切断。是这个道理,贸然跑来几个小民说自己是什么大国之后,甚至是敌国皇帝,他也难以信赖,而且也不知齐军一路上是否会相信,骤然将生命交在敌人手里,非明智之举。
王操也进言:“若往投淮南高淹或高涣,则要经过王贼之地,唯恐为其所擒。”
萧詧只能打消这个念头,说实话,即便齐军欢迎他,他也不敢在不带卫兵的情况下胡乱出闯,被土匪杀死可就搞笑了。
还是自己的江陵让人安心啊!
……不对,江陵已经被王琳夺走了,现在自己所在的是周地昌州。
还是自己的昌州让人安心呐!
萧詧小心翼翼的问着:“既如此,半投又作何解焉?”
蔡王二人对视一眼,心下也觉得这是一条好出路,于是便同时向萧詧下跪。
萧詧大惊:“二卿何作此状耶?!”
“主上侍奉宇文氏已有十一年,此前与周文帝会晤,见荣权,曾言‘荣常侍通二国之言无私,故察今者得归诚魏阙耳’。前江陵之地,亦是魏国奉予,主上始据之,绍统而号大定,今骤弃周氏,是欲不定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