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她只想另嫁,世子日日求收留 > 第152章 闺仪

第152章 闺仪(2/2)

目录

变化并不太大,几缕风霜贴着生了皱纹的额头,顺着眉峰淌下来,在颧骨留下一抹掩不掉的荫翳。

孩子惊惶地抬起头来,一张熟悉的脸像从水底浮起的一枚玉,慢慢清晰起来,明媚起来。

在这黑暗来临的时刻,愿那明亮给这苦难的人世间带来一点儿温暖,一点儿希望,一点儿火光。

仿佛理想一样热烈,仿佛信仰一样永恒。

范值在朝廷可谓是德高望重,这样一个人怎可能会姗题舞弊?那潘学谅何德何能值得这位老大人为他开便门?

别说胡贺了,便是穆卿尘也觉匪夷所思。

“皇上惯来敬重老尚书,这才要让我们查个水落石出,给仕子们一个交待,也还老尚书一个清名。”胡贺端起茶盏道。

范值曾是封疆大吏、从地方调回上京后又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左侍郎、更部尚书兼内阁次辅,连刚愎自用的启元太子都要对他礼遇三分,只因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尚书曾是启元太子的太傅。

景泰帝登基后,本是想让范值任内阁首辅,范值却只肯留在礼部,这一呆便呆了二十年。

胡贺所说的老尚书便是范值,范值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当初裴尚书被启元太子杖毙后,本已告老归去的范值重回上京,接下了礼部尚书之位。

胡贺颔首道:“正是。我昨日特地派人去问询过,他承认了从贡院出来时,的确说过那话。只我们问他是因何事巧合时,他却死活不肯开口。如今贡生那头已是闹得沸沸扬扬,说潘学谅自己承认了舞弊。只是老尚书的为人这上京

这话一出,穆卿尘便明白了,说者无意,听着有心,这位考生的话大抵是被旁人听了去,但凡他得了名次,都会被人密告。

“胡大人所说之考生可是潘学谅?”

胡贺颔首道:“正是。我昨日特地派人去问询过,他承认了从贡院出来时,的确说过那话。只我们问他是因何事巧

穆卿尘思忖片刻,摇头道:“下官不知,还望胡大人解惑。”

“此次会试由老尚书与林大学士出题,其中老尚书出的题目格外刁钻,这道题只有一名考生答出来,这名考生出贡院时,曾自言自语道,竟会如此巧合?”

胡贺笑道:“不错,你先前在刑部大抵也听陆大人、谈大人提过,每年会试一结束,三法司总会收到不少密告信,其中就数都察院最多。但并非一有密报信了,我们便要去调查。

那些个密报信少说也有几十封,其中不乏胡乱攀咬者,想趁乱将一些上了杏榜的贡士捋下来。

除此之外,涉事举子的相关档案也有厚厚一叠,一盏茶的功夫便能捋出这案子的关键人物来,难怪年纪轻轻便能中状元。

胡贺笑道:“不错,你先前在刑部大抵也听陆大人谈到这个。

孟宗颔首、布满皱纹的脸满是严厉之色,他望着穆卿尘离去的背影,眸色渐深。

出了值房,穆卿尘便去了一旁的堂屋寻胡贺。

胡贺生得像个白面团,慈眉善目的,一点儿也不像言语犀利的言官。当然,能坐上左副都御史这样的位置,胡贺自不是个多心慈手软的人。

这孩子大抵是猜着了她会阻拦,这才一不做二不休地先把和离文书办了,事已至此,她还能如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就怕日后昭昭会后悔。

“怎会后悔?”谢相容笑了笑,道:“阿娘,您女儿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可有魄力了,您得向她学学。”

但那也只是曾经,是前世爱着穆卿尘的谢相容,而不是现在的她。

她如今见到他,当真是心如止水,除了敬重便无旁的情绪。

沈氏望着她,许久之后,叹了声:“你日后莫要后悔便成。”

小姑娘放下月儿枕,一脸正色道:“我不想把自己困在后宅里,从前我的确很喜欢穆卿尘、可现在我知晓我错了、我在梧桐巷过得一点儿也不开怀,既如此,还不若早些和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曾经,她是真的愿意为穆卿尘洗手作羹汤,同他过琴瑟和鸣的日子的。

起三根手指头,道:“您若不信,我给您发个誓。”

说着便要发个毒誓。

沈氏一把按下她那三根手指头,道:“又在胡闹什么?”

“真没胡闹。”谢相容道:“我同穆卿尘成亲七个月,都不曾圆过房呢,他不喜欢我,我也已经不喜欢他。

“将就而已。阿娘,我不喜欢穆卿尘,穆卿尘也不喜欢我。”

沈氏半点儿都不信她说的话。

“你莫要骗阿娘,你自小便是个念旧的人,喜欢上的东西便是坏了烂了都舍不得扔。再者,允直怎会不喜欢你?上趟来鸣鹿院,他对你分明就是动了心的。你同阿娘说,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想起那封盖了官印的和离书,沈氏气愈发不顺了。

忍不住戳了戳谢相容的额头,道:“你这是在胡闹!才成婚不到七个月,你怎可如此儿戏?你可知当初为了让你嫁到顾家去,阿娘费了多少心思!”

谢相容赶忙上前给沈氏顺气儿,认真道:“我就是不愿意将就而已。阿娘,我不喜欢顾

她与允直成亲也快七个月了,若是有了也不稀奇。

沈氏想当然地以为她有喜了,心里头好一阵喜悦。

那会沈氏见她那白生生的小脸满是喜色,可喜色里又藏着点儿忐忑,心念一转,下意识便看向她的小腹。

穆卿尘从榻上坐起,瞥了眼更漏,还不到亥时,他只睡半个时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