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除夕(2/2)
进来之后,李玉梅笑嘻嘻地坐在李师师身边,问道:
“大王要不要去看傩戏?”
陈绍摇了摇头,说道:“不去了吧。”
太原的官员,是铆足了劲,要到处模仿并赶超汴梁。
今年特地举行大规模傩戏表演,千余名太原府公人与伶人戴面具扮钟馗、判官、灶神等角色,沿街驱疫至城门口处“埋祟”。
很多官员和住在太原的名士、豪绅,都被邀请,携带家眷参与其中。
李玉梅提醒道:“在汴梁每年皇家都参与的,大王要是不去,可就没东京热闹啦。”
陈绍一下就明白了,心中为河东官员的这种倔强感到好笑,你们跟汴梁较什么劲。
论热闹,这世上,哪有城池比得上它
但陈绍肯定是不会扫兴的,这些人的作为,说到底都是凝聚定难军的人心,陈绍肯定支持。
他当即从善如流,点头道:“同去同去!热闹一下!”
李玉梅笑着说道:“那可说好了,我去安排马车。”
“一会儿我们去叫上姑母。”李玉梅走出去之后,陈绍笑着说道。
李师师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欢庆热闹起来,冲淡耿南仲被刺杀带来的阴霾。
让人们看到,定难军依然是铁板一块。
陈绍虽然已经是代王,但是家眷实在算不上多。
今日前来参与庆贺的家族,都是拖家带口,全家上阵,规模都比他大。
百姓们沿着街道观礼,有想要参与其中的,若是有面具、服饰,也可以进去一起跳。
大宋很多民间活动,讲究的就是普天同庆、与民共乐。
这些豪门子弟,今日也格外大方,寻常百姓家的孩童们,沿街唱“卖痴呆”童谣,王侯子弟常慷慨赠小小金瓜子,既应景又显仁德。
陈绍原本是在马车内观赏,渐渐被这种气氛感染,也和家眷一起笑着呼喊。
一片欢腾之中,陈绍突然记起,自己初来太原时候第一个新年。
那时候人心惶惶,到处愁云惨淡,大批人逃离河东,生怕宗翰的大军南下。
霎那间,他心中洋溢着一股自豪和满足。
等到欢庆结束之后,回到家中,已经是黄昏。
城中到处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燃放烟花爆竹。
二踢脚震天响。
王府的院子里,也摆着几个火盆,焚烧芝麻榨油后的麻籸和苍术,既驱邪避瘟,又祈求新年健康。
陈绍亲手点燃之后,内宅的家眷们一起拍手叫好。
然后便是晚膳,阖家聚在一起共用。
陈绍房间内,桌上摆放果品、蜜饯、澄沙团、蜜姜豉,大家聚在一起,围炉守岁。
陈绍和李师师挨着,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两人眼神一交汇,同时笑了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外面普天同庆,广源堂衙署内,王寅却依然在查案。
广源堂调动来查案的人,其实不算多。
因为这件案子,虽然影响很大,说到底不过是场谋杀。
做的还不是很精细。
探查难度不大。
王寅从毒药入手,寻丝剥茧,慢慢侦查。
他已经得到一些线索,但是结果却让他有些吃惊。
若真是牵涉到这个人,恐怕就算是代王,也不好动他。
王寅有些纳闷,按理说此人智谋之高强,举世罕有。
怎么会用这般低劣手段,而且完全没有必要啊。
要说嫌隙,两人之间确实有嫌隙,但耿南仲向来是吃亏被打压的一方。
就算是狗急跳墙,那也该是反过来才对。
王寅叹了口气,走到窗边,看着满城的烟花,心中犹疑不定。
自己肯定是要报给代王的。
接下来的事,就看代王如何处置了。
王寅此次侦查十分专业,他完全不管其他线索,只抓着毒药来源一条查。
将这几日,行院内所有的龟公、行首和老鸨全抓了审问。
在他通过毒药这一条线索,查到最后,抓出了下毒的人。
毒是钩吻,又称断肠草,气味清香,可混入茶、粥或酒中,难辨异味。
赵飞燕姐妹曾用钩吻毒杀汉成帝宠妃;唐代《千金方》记载其“入口即死”。
事发那天,有人换了耿南仲那天的茶叶。
从这毒药入手,审讯排查过后,锁定了下毒的人。
乃是当今宰相蔡京府上的一个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