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62章 除夕

第62章 除夕(1/2)

目录

耿南仲的死,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大宋新旧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也不曾出现毒杀对方大员的做法。

如果处理不好,这会引来一些人的恐慌,人人自危。

甚至会有人摹仿,那就全乱套了。

所以必须尽快寻出真凶,而且必须有确凿证据,然后以雷霆手段平息这次风波。

“下毒?”

陈绍看着王寅,问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不可轻慢疏忽,而且鸩杀大臣,其中定有内情,一定要尽快查清!”

“大王放心,卑职知晓此事干系重大,定然不敢怠慢。”

陈绍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临近年关大家其乐融融,维持着表面的安宁。

这又是哪个鸟人,诚心不让人过好年!

要知道,如今这局势,就像是初冬的河面。

看着毫无波澜,但不知道走到哪一步,就会踩破平静,跌入水中。

“另外,加强太原的巡查,防止有人报复或者模仿。”

耿南仲身为原本旧党的中坚力量,投奔了定难军,得到了很高的官位和权力。

因此也必然会有一大批人看他不爽。

包括以前的盟友、忠于大宋的势力、定难军内部的派系.

有杀他动机的人太多了,陈绍懒得去想到底是谁,妄自猜测没有什么意义,不如交给王寅去查。

王寅出去后不久,亲卫进来,说是太原府尹派人来询问,代王是否参加耿南仲的葬礼。

陈绍没做犹豫,点头道:“准备一下,叫他们与我一起去!”

耿南仲的葬礼举办的十分隆重,陈绍带着一群官员亲自前往,慰问他的家属。

耿家亲人,纷纷上前与陈绍答谢。耿南仲早早就把亲人,安置在河东太原,陈绍在哪,他的家就在哪。

宅子甚至离代王府不远,就在同一条街上。陈绍往日里,行路时候偶尔也能见到耿家的车马。

“节哀!”陈绍对耿南仲的两个嫡子说道:“我一定寻出真凶,给你们一个交代。”

“多谢大王。”

耿南仲读书很厉害,著有《周易新讲义》《易明蒙》等。《全宋诗》录其诗十八首,他的两个儿子却很一般,没能考取功名,但都蒙父荫在朝中为官。

他们看上去并没有陈绍想象中悲伤,反倒是因为陈绍亲自到来,而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反倒是其他子侄中,有一些十分哀伤,悲戚不已。

陈绍不禁有些心寒,对这俩货在心中定了调,不可能录用。

别管他人品如何,那可是你们亲爹,被人毒杀了。

说完之后,陈绍坐在一旁,全程参与完葬礼仪式,这才起身离开。

虽然他对耿南仲这个人,不怎么喜欢,平日里也不算是自己的亲信。

但毫无疑问,耿南仲在当时投奔到陈绍麾下,给定难军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当时的定难军,充其量不过是西北一个军。

耿南仲却是大宋最清贵的士大夫,是进士出身,金殿传胪,东华门前唱名的人物。

正是因为他的到来,让很多在大宋不得志的文士,投奔到了陈绍麾下。

所以尽管陈绍和他有过不愉快,也不认可他的为人,依旧将其置于高位。

在西平府时候如此,回到汴梁,更是如此。

耿南仲也利用其根基人脉,为定难军在汴梁做了不少事,经营出大好的局面。

别管他动机是什么,在这种事上,向来是论迹不论心。

从某种意义上,以耿南仲此人对权势的向往,他甚至比陈绍本人更希望陈绍能取代大宋。

——

腊月二十九。

尽管有刺杀风波,但年关来临,今年依然是比较安宁的一年。

至少没有大的战争在打。

陈绍坐在书房内,正在写桃符、画门神。

侍女们一人一个,抱着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一旁观瞧。

以前陈绍每看到乾隆喜欢写诗,搞了个写诗数目最多的记录,总是忍不住嘲笑一番。

此时他自己,却也慢慢有了这个毛病。

忍不住,根本忍不住。

所以他不光给自己府上写,而是一口气写写画画,来一个拜年的就送给人家。

在书画这方面,你要是稍微入了门,很容易就上瘾。

那墨香味萦绕的感觉,让陈绍觉得自己分外文雅。

房门被轻轻推开,李师师提着一个食盒进来,见陈绍十分专注的模样,再看桌上那副大作,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她轻轻抿了抿嘴,说道:“郎君真个是废寝忘食啊。”

“忘食有可能,废寝是不可能的。”陈绍搁笔之后,笑道:“有师师陪寝,谁还有闲心鼓捣这些。”

李师师俏脸一红,白了他一眼,周围还有侍女们在,她也只能是装作没听见。

两人就在桌上摆好了酒菜,正吃着,李玉梅也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袭紫红刺绣的淡青色袄裙,打扮的十分应景,华丽又端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