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2/2)
这些士卒都经过专门的语言训练,熟练掌握一到三门外国语言,日常交流不成问题。
“先领他们去驿馆,自有鸿胪寺官员安排他们入住,明日再带他们逛一逛京城,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想必不用我说。”
“是,属下明白。”
乔钰看向荣婵,两人隔着人群对视,无声达成默契。
一人入宫,一人归家。
离京不过两年,乔钰除了晒黑了一点,并无太大变化。
乔钰靠刷脸进入皇宫,顺畅无阻地来到御书房。
杜公公办完事回来,与乔钰迎面相撞,先是一怔,紧接着泪湿双眼,语气里透出不可置信:“国公爷回来了?”
乔钰勾了勾唇:“嗯,回来了。”
杜公公胡乱抹了把脸,颤声道:“陛下和太子殿下时常念叨您,若是知道您回来了,一定很高兴。”
秉承礼不可废的原则,杜公公入内通传,乔钰在门外等候。
只听得殿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乔钰似有所觉,擡头就对上商承策写满激动的双眼。
“钰弟!”
“陛下,微臣幸不辱命,平安归来。”
商承策眼眶一热,一个箭步上前,不顾身份场合地抱住了乔钰。
乔钰一怔,万千感慨油然而生。
纵使阔别两年,这位依旧纯良感性讲义气,一点都没变过。
守门的内侍惊讶之余,忙不叠低下头,降低存在感。
君臣入内,促膝长谈。
乔钰同商承策分享海外的所见所闻,商承策洗耳恭听,神情极为专注,不时应和两声。
相谈甚欢时,一道黑影窜进门。
“少傅!”
“少傅t!”
嗓音稚嫩,满含激动与思念。
乔钰定睛看去,来人不是元宝又是谁?
两年未见,元宝长高许多,婴儿肥褪去,赫然已经长成唇红齿白、模样俊俏的小少年。
——在大商,十五岁便可成亲,九岁姑且可以算作半大少年。
乔钰正仔细观察,就被元宝扑个满怀。
“少傅,您可算回来了,我好想您!”
乔钰听着怀中含着哭腔的嗓音,擡手捏一捏元宝的后颈:“嗯,回来了,我也是。”
接下来,听乔钰讲述海外见闻的又多了一人。
乔钰说了许久,暮日西斜才停下,婉拒商承策留饭的邀请,笑道:“父亲还在家中等我。”
商承策只好作罢。
乔钰又道:“我从海外带回来的作物都在船上,陛下别忘了派人取回。”
商承策温声应好,忽而起身,向乔钰郑重行了一礼。
元宝也跟着行礼。
“钰弟,多谢。”
无需多言,只四个字和一个动作足矣。
乔钰想,这就够了。
这样的天子和储君,才值得他效忠。
乔钰回到家,秦觉坐在花厅,像是在等什么人。
乔钰知道他在等谁。
于是几步上前,撩起袍角跪下,恭恭敬敬磕头。
“父亲,儿子回来了。”
秦觉只字未提乔钰离家两年,他对乔钰的日夜担忧,只静静端详半晌,确认他的孩子平安,这才眉宇舒展。
“回来就好,为父让厨房做了你爱吃的菜,先去沐浴更衣,再陪为父好好吃顿饭。”
乔钰弯起眼:“好。”
......
云和天是代表大川部落而来的使者。
他们是一对双胎兄妹,父亲是大川部落的首领。
大川部落的子民擅长制作武器,是这片土地最强大的部落。
半年前,自称大商人的使者来到大川部落,提出以大商特产交换冶炼精良武器的方法。
父亲并未一口应下,而是派遣器重的长子随诸国使者来到大商,考察大商是否值得合作。
初次来到异国他乡,兄妹俩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士卒脸上热情的笑容很好地缓解了这份不适应,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放松下来,大口呼吸这片土地的新鲜空气。
“诸位,请随我们前往驿馆,诸位将在那里休息一晚,明日将由我们带领诸位参观京城。后日,我朝陛下将在皇家别院设宴,亲自款待诸位。”
人群中,云同兄长耳语:“亲自款待,大商的首领听起来挺不错。”
天听着同行人对大商首领的夸赞,挑了下眉:“走吧,我们下去。”
“好!”
云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对世间万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譬如此时,当各国使者下船,双脚落在大商的土地。
云原地蹦跶两下,眼睛睁得滚圆:“方大哥,这种灰色的路是什么?”
士卒介绍:“这是水泥路,是我朝安国公研制出来的。”
云眼睛一亮:“安国公我知道,就是生得最好的那个!”
士卒点头:“正是。”
云十分捧场,低呼道:“哇,他好厉害!”
天低头看路,平坦整洁,令人赏心悦目,就是不知道雨天会怎样。
会变得泥泞,一脚一个凹陷吗?
士卒露出与有荣焉的笑:“水泥路胜在出行方便,即便是遇上阴雨天气,也不会影响出行,乘车出门更是不会感觉到一丝颠簸。”
天有些诧异,对此半信半疑。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一行人离开码头,向城门而去。
正值七月,好些人家的庄稼还未收割,放眼望去金浪翻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腰。
云指向稻田:“那是什么?”
“这是稻谷,我朝百姓的主食。”士卒道,“也是多亏了安国公的石灰肥料,这些庄稼的长势才会如此喜人。”
又是安国公。
想到那个运筹帷幄,多次带领船队击退海贼,战胜风浪的年轻男子,天眼神微闪,他确实有这个本事。
近千名使者浩浩荡荡,从码头到城外,引来无数百姓驻足围观。
“他们是什么人?”
“怎么有人乌漆嘛黑,跟抹了锅底灰一样?”
“居然还有蓝眼珠绿眼珠,有点奇怪,但是又意外很好看。”
有人拉住充当翻译的士卒:“官爷,他们是什么人?从何而来?”
士卒直言相告:“他们是海外各国派来的使者。”
“海外?安国公回来了?”
“难怪跟咱们长得不一样。”
队伍还在前行,士卒报了身份,守城士卒放行。
云发现,一路走来都是水泥路,平坦宽阔,干净整洁,鲜少有脏东西落在上面。
行人往来交错,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
“这要多少钱啊?看来大商很富庶呢。”
大川部落在使者队伍靠后的位置,云好奇地东张西望,忽然发现远处矗立着高大的圆柱状或圆锥状建筑。
这是她从未见过的,遂再次发问:“方大哥,那是什么?”
士卒顺着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窑炉顶端烟雾潺潺而上,被风吹得四散。
“那是玻璃厂的窑炉。”士卒摸了摸下巴,“看来玻璃厂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这会儿了还在烧制玻璃。”
“玻璃?”云感觉自从来到大商,她有好多没见过的,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脸,“玻璃又是什么?”
“玻璃......”士卒想了想,觉得凭他的词汇量,无法形容玻璃的美丽,“等进城后您就能看到了。”
云只好按捺好奇心,加快脚步进城。
“喏,那就是玻璃。”
云和天不约而同看过去。
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镶嵌着晶莹剔透、纯净无暇的玻璃,从云的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内。
除了透明的玻璃,还有茶色的。
比起前者,茶色玻璃更符合云的喜好,只看一眼就再也挪不开:“方大哥,我可以买一些玻璃带回去吗?”
士卒挠挠头:“可以是可以,就是玻璃易碎,或许哪天安国公能研制出不易碎的玻璃呢,到时候您可以再来买些回去。”
又是安国公。
天默默记下安国公的贡献,看向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铺子。
目光所及之处,几名身着统一玄色衣袍,右肩绣着什么字的男子从一间铺子走出来,一名老翁亦步亦趋跟在他们身后,苦着脸哀求。
“大人您行行好,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上次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你说一定会改,结果呢?依旧我行我素,用馊了的食材给客人做菜,即日起关店整改,罚新一百两,什么时候整改好了,什么时候再开门。”
男子扬长而去,留老翁在原地欲哭无泪。
云见状,心生不忍:“他们怎么欺负老人家?”
士卒知道云听不懂大商官话,遂解释道:“他们是我朝陛下亲自组建的质检队,专门对京城各个铺子进行突击检查,以保障百姓的利益。”
天看向质检队离去的背影,大商的首领或许真如云所言,是个很好的首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质检队也是安国公当年在地方做官时琢磨出来的,有了质检队,那些个商贾小贩也不敢哄擡物价,以次充好了。”
“哇,又是安国公!”云扭头看向兄长,“大哥,安国公不愧是能击退海盗的大英雄......啊!”
云只顾着说话,不慎撞到前面的人,身体一个趔趄,眼看就要摔倒。
千钧一发之际,路过的妇人扶住她。
妇人看着肤色微深,五官精致的年轻姑娘,笑眯眯地说:“姑娘小心点,放心摔了。”
云听不懂,还是士卒替妇人转达。
云连忙道谢,右手置于左胸位置:“谢谢您。”
妇人愣了下,意识到这是外国人的礼节,模仿云的动作:“不用谢,不用谢。”
云和妇人都笑了。
待妇人离去,云对天说:“大哥,我喜欢这里。”
这里有很多她从未见过的东西,美丽而又富饶。
这里还有热情友好的子民。
“诸位,到驿馆了。”
“谢谢方大哥,明天见!”
云挥手,士卒也挥手:“明天见!”
......
云和天在驿馆休息一晚,还品尝到了大商的美食。
样式精致,口感也很好。
云非常喜欢,天虽然没说,但是从他舒展的眉头,可以看出他也很满意。
翌日,士卒再次来到驿馆,领使者在京城四出闲逛。
京城百姓都知道安国公出海归来,还带回来好些外国人。
面对这些外国人,京城百姓表现出一百二十分的热情与友善。
这一天,云不仅品尝到许多大商的美食,还学会了几句大商话。
“吃了吗?”
“这是要去哪?”
“你很漂亮,我很喜欢你。”
“谢谢。”
又一日,天朔帝在皇家别院设宴,使者应邀出席。
宴席上,t云品尝到宫宴级别的美食,还欣赏了大商的美人和歌舞。
末了,天朔帝邀请使者前往校场,美其名曰“观看军事演习”。
大商的将士步伐铿锵、队列整齐地出现,威严气势扑面而来。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士卒比试了骑射和摔跤。
围观将士欢呼喝彩,云也跟着拍手叫好,手掌心都拍红了。
最后环节,是火药军的演习。
“轰隆——”
火药爆炸的声响震耳欲聋。
仿佛天崩地裂,地动山摇。
这一刻,始终保持冷静的天脸上出现裂痕,愕然、敬畏写满整张脸。
回去后,天表情复杂地对云说:“大商有明君能臣,强兵利器,是我们占了便宜。”
云点头:“大商才是当之无愧的最强部落。”
不仅云和天,其他的使者也是这么认为。
-
九月下旬,各国使者陆续离开。
天朔六年正月,二十八国使者再度访商,代表各国最高掌权者与大商建立外交往来。
正月下旬,天朔帝下旨,在鸿胪寺增设名为“移民办”的部门。
外国人只要符合移民条件的,一律可以前往移民办办理移民。
经由内阁批准后,便可成为大商的子民。
天朔六年二月,大商出现首批移民。
等到天朔八年,大商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有的是慕名而来参观游览,有的则是已经办理移民,带着家人在大商定居。
至天朔十年,大商已经和一百二十八个国家及部落建立长期的经济与贸易往来。
同年,天朔帝寿辰。
万寿节将至,与大商交好,或是有意与大商交好的国家及部落,皆派遣使者前来为天朔帝祝寿。
夜幕降临,天朔帝亲手点燃由安国公制作的烟花。
“咻——砰!”
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
大商君臣与各国使者共同见证万朝来贺的天朔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