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 第119章 119

第119章 119(1/2)

目录

第119章119

五月初一,雍郡王府走火一案侦破。

葬身火海的矮奴皆是大元末帝的仆从,多年前末帝被捕,这些矮奴藏身暗室才得以逃过一劫。

此番大元余孽悉数落网,部分矮奴觉得京城不安全,打算偷偷离开,另一部分矮奴与其意见相悖,认为他们一旦露头就会被朝廷发现,不如在雍郡王府度过余生。

雍郡王府虽破败荒凉了些,至少能保住一条性命。

双方起了争执,大打出手,互不相让,不慎碰倒了烛台,导致墨香苑走火,等发现已经迟了。

百余人就这样被困雍郡王府,被活生生烧死。

“真是恶有恶报啊。”

“不过他们也挺可怜,明明可以长大,却被迫服用药物,永远定格在三头身那么高。”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乔钰下值途中听百姓议论,眉梢微挑。

且不论商承策如何操作,闹得满城风雨的雍郡王府走火案就这样落下帷幕。

起初百姓还津津乐道,将其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两日就忘到脑后,因为他们又有了新鲜的话题——

大元余孽枭首示众的日子到了。

五月初五这天,大元皇室成员被推上断头台。

自出生起就锦衣玉食的皇子、公主和宗亲身着粗布囚衣,背负亡命牌,戴着枷锁和脚铐,乌泱泱跪在刑场上。

他们哭喊,他们咒骂。

“我不要死,我不要死啊!”

“大商的狗皇帝谋朝篡位,不得好死!”

“这天下本该是元氏的天下,却被一群低贱的泥腿子窃了去,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狗皇帝,你以为我们死了你就能安枕无忧了吗?不可能!商氏窃取了元氏的天下,日后也会有其他人窃取商氏的天下,本王等着那一天到来!”

某位宗室亲王歇斯底里地叫嚣,一道迅疾的破风声袭来,正中他的面门。

难以言喻的腥臭味争先恐后地涌入鼻腔。

是臭鸡蛋。

“闭嘴,你这个混账!”

“陛下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大商定能延续千秋万载!”

“没错,千秋万载!”

“千秋万载!”

“千秋万载!”

齐呼声连成一片,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观刑的百姓一边高呼,一边不知从哪掏出臭鸡蛋、烂菜叶,气势汹汹地砸向大元皇室成员。

——天知道他们从哪找来那么多的臭鸡蛋。

甚至还有丢石头的,砸得对方头破血流。

“大商千秋万载!”

“千秋万载!”

刑场远处的茶楼,商承策看着这一幕,满心激荡与动容:“我何德何能,能得到百姓这般拥护?”

乔钰慢条斯理道:“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陛下视民为重,社稷次之,将自身置于最末,百姓自然心甘情愿地拥护您。”

百姓的喊话还在继续,商承策将乔钰的那句“民可载舟,亦可覆舟”铭记心底,温声道:“虽说王朝更叠是必然,但我还是希望大商能明君辈出,国祚延绵。”

“会的。”乔钰笃定,又用调侃的口吻,“不过在此之前,先得开创出一番天朔盛世。”

“天朔盛世?”商承策眼睛微亮,不禁喝彩,“好一个天朔盛世!”

午时已到,行刑。

监斩官掷出火签令,商承策震声道:“我定会励精图治,缔造出一番盛世!”

乔钰与商承策碰杯:“微臣拭目以待,也会和陛下一起,为天朔盛世添砖加瓦。”

刑场上,刽子手手起刀落。

大元皇室成员人头落地,鲜血染红水泥地面。

如此骇人的场景,百姓不仅不害怕,反而兴奋不已。

“好!”

“这群祸害终于没了!”

“从此天下太t平喽!”

乔钰凭窗而坐,太阳照得他昏昏欲睡。

恍惚间,他想起徐灵离开时说的那句话——

“祝您F56世界之旅愉快。”

死而复生后,乔钰曾不止一次怨恨过。

他为什么要战死后穿越后落后的古代,为什么要经历那些不公的对待。

午夜梦回,他恨不得冲到乔家和萧家,将所有辜负他、对他恶意相待的人千刀万剐,像他当初那样,将他们抛尸乱葬岗,被很多具尸体死死压着,无助且恐慌地等待死亡降临。

时过境迁,转眼十年过去。

乔钰从十岁长成二十岁,从一无所有到六元及第,位列公侯,御前风光无比。

他大仇得报,亲手送仇人去地狱团聚。

他有三五知己,有无条件偏向他的父亲,还有乖巧懂事的侄女。

这是他前世踽踽独行数十年,从未拥有过的体验。

亦是来之不易的珍宝。

......

乔钰,你开心吗?

冥冥之中,有一道声音发问。

正午的阳光照在乔钰身上,温暖舒适。

乔钰眯起眼,无声笑了。

-

五月中旬,天朔帝派出影卫,根据大元大祭司的供词,找到培育蛊虫的地方。

存放蛊虫的坛子数以千计,窸窣爬动,令人头皮发麻。

影卫放了一把火,烧死所有的蛊虫。

自此,大元皇室耗费数十年培育的蛊虫彻底在这世间消失,再无可寻。

影卫完成任务,回京向天朔帝复命。

彼时,商承策正与乔钰对弈。

得知蛊虫被尽数消灭,他明显松了口气:“这种害人的东西就不应该存在。”

乔钰不置可否,在棋盘上落下一枚黑子,漫不经心地问:“陶大哥打算何时动身?”

得知F56世界重启两次的那个夜里,商承策和陶正青来安远侯府,找乔钰吃酒。

席间,他们商议该如何改革朝廷和地方官制,大谈人生理想,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陶正青说:“与大晋一战后回京,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究竟是留在京城,挂个武官虚职,继续在兵部任职,还是去虎头关闯一闯。”

商承策喝得微醺,闻言笑着问:“正青想好了吗?”

乔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陶正青,把手里的酒杯递到他面前:“请陶小将军踊跃发言。”

陶正青:“???”

被两双眼锁住,陶正青微醺醉意淡去,难得有点紧张,揪着桌布说:“比起京城,我还是更适合虎头关......陛下和钰弟觉得呢?”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就不要后悔,只管坚定地走下去。”乔钰收回充当话筒的酒杯,中肯点评,“陶大哥潇洒恣意,武艺高强,确实更适合征战沙场。”

商承策道:“无论如何,我都尊重你的决定。”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对话。

商承策思忖片刻,落下一枚白子:“后日动身。”

乔钰摸了摸下巴:“正好休沐,我去送送陶大哥。”

商承策想说他也去,乔钰先他一步开口:“京中人多眼杂,陶大哥又是在白日里离开,陛下您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宫里批奏折吧。”

商承策:“......”

年轻的天子怨念满满,老气横秋地叹口气:“从去年登基,一直到今日,我每日起早贪黑,不是上朝就是批奏折,真是丁点儿私人时间都不剩。”

乔钰忍俊不禁:“陛下您这话说的,好像您是个无情的批奏折机器。”

商承策不知道什么是机器,但是从乔钰一席话中品出了他促狭的坏心思,当时就不顾形象地翻了个白眼。

乔钰笑得好大声,旋即说道:“陛下您换个思路,您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缔造出国泰民安、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日后元宝也能轻松些不是?”

原以为对元宝的一腔父爱能为商承策注入新动力,谁料商承策灵机一动:“钰弟此言有理,我完全可以早些退位,让元宝做这个皇帝,让他批奏折处理政务。”

乔钰:“?”

商承策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拊掌叫好:“甚至再过个三五年,元宝就能替朕处理奏折了,美哉!美哉!”

乔钰:“???”

元宝:“???”

商承策当机立断地表示:“无需三五年,明年就让元宝试一试。”

乔钰:“......”

“阿嚏——”

东宫里,正在接受太傅秦觉教导的元宝忽然鼻子痒痒,打了个喷嚏。

元宝摸了摸莫名发凉的后颈,四下张望。

怎么有种......谁在算计他的感觉?

“殿下?”

元宝忙正过头,端端正正坐着,典型的小学生坐姿:“无事,太傅请继续。”

秦觉看他一眼,继续授课。

......

两日后,乔钰迎来休沐日。

这天清晨,乔钰命于福驾车出城,为陶正青送行。

陶正青并非一人离京,与之同行的还有发妻和一双儿女。

“我是不愿他们随我去虎头关吃苦的。”陶正青看向马车,眼中闪过一抹柔情,“但是此去虎头关,不知何时才能回京,思来想去,我还是带上他们一起了。”

乔钰附和道:“家人在身边,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陶正青笑着应是,随后话锋一转:“听说谨行和青榕在准备他们的终身大事,不知何时才能喝到钰弟的喜酒?”

乔钰:“......这是特制的伤药,效果极佳,陶大哥一并带去吧。”

陶正青被乔钰堪称拙劣的转移话题的方式逗笑,接过木匣:“多谢钰弟。”

两人相对而立,就这么说了会儿话。

离别在即,陶正青忽然开口:“钰弟,四月十五那晚,永宁县主来找我,我依稀闻见了金疮药的味道。”

乔钰一怔。

什么情况下会用到金疮药?

答案不言而喻。

不待乔钰有所反应,陶正青继续说:“钰弟,我不信你毫无觉察。”

有些话点到即止,陶正青不再多言:“走了。”

乔钰擡手摸了下耳廓,紧贴指腹的皮肤有些灼热,他像是被烫到了一样,迅速放下手:“陶大哥一路顺风,到了虎头关记得给我们写信报平安。”

陶正青将乔钰的小动作尽收眼底,笑着摇了摇头。

或许连钰弟自己都没察觉,他此刻的表情是多么的不自然,言辞是多么的欲盖弥彰。

乔钰送走陶正青,坐在马车里半晌没动弹。

于福以为乔钰在马车里怎么了,啊了一声,他才后知后觉回过神。

“回去......算了,去福寿斋一趟。”

“啊。”

于福一甩鞭子,马车驶向福寿斋。

乔钰买了一盒据说深得京中贵女们青睐的点心,回到安远侯府。

也是巧了,荣婵也从外面回来。

“县主。”乔钰叫住她,递上点心,“回府途中买的,你应该会喜欢。”

荣婵怔住,视线从点心上移到乔钰脸上。

四目相对。

乔钰有一瞬的不自在,想要避开对方的目光,但还是坚持住了,坦然与之对视。

荣婵忽而笑了。

“嗯,喜欢。”

-

六月初六,先帝驾崩满一年,民间恢复嫁娶。

六月十二,秦曦与邓维定亲。

邓维是天朔二年的探花郎,出身寒门,在家世上远不比萧江的书香门第和杜一舟的伯府,但胜在温和纯良,寡母性情直爽,兄嫂亦随和可亲。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邓维亲口允诺,此生只娶一妻,不纳妾,不蓄妓,不狎妓。

因着这一点,邓维成为一众有女待嫁的人家的香饽饽。

秦觉跟乔钰一合计,先下手为强,由乔钰领着秦曦单方面相看了邓维。

“如何?”

秦曦没说话,绯色蔓延的面颊已经说明了一切。

另一边,秦觉言语试探了邓维,隐晦表达出意欲结亲的想法。

翌日,邓母和媒婆登门提亲。

年轻男女初次正式见面,目光一触即离,双方都红了脸。

于是乎,秦曦和邓维的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亲事已定,秦曦着手准备嫁衣。

看着闷头绣嫁衣的孙女儿,秦觉心里忒不是滋味,私下里跟乔钰絮絮叨叨:“珩昱,你说要不再留曦曦两年?唉,我就不该这么早给她定亲。”

乔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