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天花(2/2)
尤其是太医说的,不出意外的话,等殿下身上的痘全部消去,这个劫难就算是过了,这句话。
没有什么比儿女平安健康更令人欣慰了。
没过多久,前往皇庄调查的暗卫传回消息。
皇庄中确实是有牛生了痘症,还恰恰是与陆执安近距离接触过的。
不过因为牛身上的这痘症并不会害人性命,所以庄上的人都没怎么在意过,而陆执安来的那天,这牛身上的痘也不明显,所以大家都没有发现。
昨日宫中传来太子病重的消息之后,他们就已经将皇庄封锁起来,等到晚上还真有零星几个人出了和牛身上相似的痘症。
作为皇庄的临时负责人,小禄子命人按照宫里的方子煮了药,给那几人喝,几乎没费力就把他们身上的高热给消去了,除了有些乏力,竟和常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得了消息之后,陆远平一直紧绷的心终于松懈下来。
虽然对于儿子口中说的预防天花的好办法很是好奇,但此时东宫往外传递消息太不方便,所以陆远平只能按耐住那份好奇心,等儿子出来以后再仔细问问。
孟信昭一脸喜色地出了宫,但凡是家中在宫门口留了人的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再一联想他的身份,国丈,大家就明白了。
必定是太子已经没有大碍了,所以他才会如此高兴。
百官们松了口气。
消息再度外散,百姓们也松了口气。
这一日,京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都比往日高了不少【bhi】。
东宫解封的速度比所有人想象中的还要快上不少,自那日一早封宫开始,到彻底解封,一共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
为了避免病菌留存,东宫内绝大部分东西都被销毁,尤其是陆执安这几日用的衣物被褥,全都付之一炬。
虽然心疼东西,但是陆执安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哪怕是可以用烈酒来消毒,他依旧不敢确定能将所有的病毒都消去,为了大家的安全,浪费就浪费一些吧。
即便是时时刻刻都关注着东宫的动向,大家依旧不敢置信,为什么会有人得了天花以后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康复。
但是对于这些疑惑,陆执安他们暂时没有办法回答。
好在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经过陆执安这一遭以后,太医院领了新的任务——研究牛痘。
在此之前,无论是大恒还是以前的那些朝代,从未有出现过天花疫苗这一说。
所有人都知道,想要不被天花感染,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人以前已经得过天花了。
但因为天花的致死率超过一半,所以即便是这样,也从没有人想过要特意去给自己染上天花病毒,以此来获得免疫能力。
所以,当陆执安提出,像他这样症状轻快、并不算难挨的另类天花,是否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时,太医院的太医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
皇庄上还有那生了痘的牛,正合适他们做研究。
至于怎么实验,天牢里那么多死刑犯,让他们来试验牛痘,岂不是正合适?
不过牛痘对于天花的抗性有多少,太医们还不确定,也就不敢让陆执安轻易涉险,前几日的凶险要是再来一遍,那他们就可以集体以死谢罪了。
那日一早他们被召去东宫的时候,太子殿下浑身高热昏迷的模样,实在是让他们后怕。
而且,这牛痘是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引起温度那么高的高热?如果是的话,只怕是无法将这个法子推广到百姓们之中,只能在富贵人家中流行。
这些都是他们这些人需要研究确定的,未来需要的试药人恐怕也不少,要怎么试药还得仔细斟酌。
这些内容陆执安几乎全程参与了。
东宫解封以后,陆执安罕见的被留宿凤仪宫,无论是陆远平还是孟梓华都后怕极了,连这几年越来越淑女的陆风致,都没能忍住,睡前抱着自己的枕头来找哥哥一起睡。
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模样,陆执安叹了口气,拍了拍床内侧的位置,顶着她贴身宫女谴责的目光把人给留下了。
亲娘对于皇宫的掌控力还是足够的,亲兄妹,只是一晚而已,不会传出去的。
兄妹俩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躺在一张床上入睡了。
刚回宫那两年陆执安还经常给陆风致讲睡前故事,但是这几年他们都大了,学业也忙了起来,算起来也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一起睡过。
陆执安原以为她会兴奋得睡不着,或者是和以前一样,缠着自己给她讲睡前故事,没想到刚躺下没多久,陆风致就睡熟了。
估计这几天也是把这小丫头给吓得不轻,睡眠质量都不怎么样了。
陆执安叹了口气,给她掖了掖被子,冲着外面守夜的陆风致的贴身宫女打手势,让她把灯熄了。
因为突然病了这么一场,陆执安原本还要持续差不多半个月的学习被亲妈强制取消了,说要让他好好养养身子。
连带着,不管是济民书院还是皇庄都不允许他过去,有什么事只让人带信进来,不许陆执安离开她全权掌控的势力范围。
陆执安没法子,知道这回是吓到他们了,乖乖听话好让他们安心。
不过他闲着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因为担心牛痘也会像天花一样传染,所以以秦院首为首的太医们把那生了痘的牛和养牛人一并打包,去了另一个庄子上。
这庄子人少,面积也不大,方便守卫。
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只要有人能负责处理一下他们的饭食衣物,及时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试药人”和药材就行了。
这种风险未知的事情自然不能找老百姓来做,所以最后是从天牢里面选了一批人出来。
这批人也是有讲究的,犯的虽然是死罪,但都不是全无缘由,像是因为妹妹被婆家欺辱一怒之下杀了妹夫与妹夫他弟弟的、因为老父亲遭了横祸忍辱负重手刃仇人的……
总的来说就是,虽然有罪,于法不容,但是于情而言,却可以理解的人。
在问过这些人的意愿之后,他们就成了第一批的试药人。
并不是让他们无偿付出,因为这牛痘如果成功的话是能造福百姓的,所以作为交换条件,首先会给他们的家人一笔补助金,无论他们是否能够挺得过去。
如果挺过了这一关,念在他们试药有功的份儿上,这些人将会被免除死刑,然后送到另一处庄子上,用劳动来养活自身。
说白了就是死刑改无期。
算得上是优待了,所以这批人的挑选也比较谨慎,都是要有缘由、不是罪大恶极的那种,总不能让这种实惠给一些畜生占了去。
太医们把这些人都拉去小庄子上之后,那庄子就被金吾卫给围了,日夜盯梢,绝不放跑一个人,同时也是在保护周围村庄的安全。
然后陆执安就开始以每日一封的频率收到来自庄子上的消息。
种痘了、起热了、出痘了、退烧了、痊愈了……
每一个环节,陆执安都能在当天就收到消息。
因为已经是冬季,死刑犯们前几个月刚问斩了一批,所以即便是京城的几个大牢都已经被筛了一遍,这一批试药人的数量也才勉强达到一百个。
一百人里,分了男女老少,健壮和虚弱,在腊月二十九这天,陆执安收到了最新消息。
一百个试药人,有两个年纪大且身体虚弱的老人,以及一个年纪太小而且本身就有疾病的小孩子,没能扛得过去,剩余的九十七人已经全部痊愈。
虽然损失了三条人命,但这依旧是一个好消息。
陆执安让人把补助金送到了这三人的家里,然后又给庄子上送了一批物资。
这会儿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庄子上的人肯定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就让他们就地过个好年吧,等到年后,还要验证牛痘对于天花的免疫能力,到时候,又是一场硬仗。
因为陆执安这一遭,今年的除夕宴过得还算是热闹,毕竟从今以后他们的太子就少了一个可能致命的威胁,以后再也没有人可以用天花来威胁太子的生命。
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太子能度过这一遭,就是有福之人,肯定能带着他们往更好的地方去!
按理说,陆执安过了今天就可以说是十五岁了,是可以喝酒的年纪,但是碍于阶梯之上皇后娘娘那充满威胁意味的眼神,压根儿没有人敢提给陆执安喝酒的事儿。
陆执安也乐得如此,他又不好酒,向来是能不喝就不喝的。
牛痘的消息暂时还没有公布,如果顺利的话,第一批试药的结果等到上元节的时候应该就能出来了。
是个举国欢庆的好日子,到时候正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好好高兴高兴。
正月初二,城郊小皇庄
和陆执安笃定牛痘对天花有免疫力不同,太医们的一切行动都只能说是猜测,所以对这次天花实验,大家都谨慎再谨慎。
他们是在京城城郊,一旦天花从他们手中泄露,那他们将会是整个大恒的罪人!
但是为了百姓安康,又或者是为了名垂青史,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
初二一大早,庄子上的死刑犯们就被组织了起来,到住所外的空地上等着。
秦院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套娃似的箱子,解开一重又一重的锁,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小瓷瓶。
这个瓷瓶,是暗卫用特殊手段搞来的,里面装了一瓶底的、天花病人的痘痂磨成的粉末。
这本是害人的东西,如今却有可能用来救人了。
秦院首看着这个小瓶子,神情复杂。
不过他没有犹豫太久,轻手轻脚地打开了瓶口,用一根签子从瓶底蘸取了一点点粉末,然后点在了试药人们胳膊上刚刚割出的伤口上。
等到九十七个人全部种痘完毕,秦院首第一时间收了瓷瓶,将它又重重密封起来,还用太子殿下给他的那个什么酒精对箱子进行了消毒。
试药人们已经回了各自居所,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一天
两天
三天
没有任何动静。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所有人都没有感染症状的第五天,试药人们进行了第二次天花种痘。
转眼又是五天过去,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医们脸上的笑一天比一天明显。
没动静就是好动静啊!
这说明这个牛痘是真的对天花有效!以后他们的孩子就不用害怕天花了!
试药人里可还有六七岁的孩子呢,往上数也有六十多的老人,这意味着,除了年幼的孩子以外,以后大恒的子民根本就不需要害怕天花了!
秦院首恨不得直接奔去宫里,向陆远平汇报这个好消息。
他还知道,因为陆执安这一遭,帝后都担心以后女儿也会遭这罪,都想着如果牛痘足够安全,就给陆风致养一养身体,早日种痘呢!
不过因为他前几天刚刚接触过天花痘痂,所以秦院首没敢莽撞,先是隔着院墙让外面的人记下他的口信传回宫里,然后里里外外将自己拾掇了好几番,尽可能避免病毒在自己身上残留之后,才赶在上元节这一天回到了宫里。
上元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重要节日,重要程度仅次于年底的除夕,自然是要在宫中摆宴的。
秦院首回到宫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宫中上下都在为此做准备,忙中有序。
得知他回来了以后,陆远平连忙召见他。
前两日传回的消息让他十分振奋,不过信上写的总没有当事人面对面解释来的详细,所以他就等着这天呢!
临近开宴的时间,陆远平正由着宫人们帮他打理身上的冠冕,走动不得,干脆就直接叫秦院首进来了。
果然,秦院首刚一进来,陆远平就看到了他那笑得满是褶子的脸庞。
“臣参见……”
“免礼,快给朕讲讲具体情况!”
那可是人人惧怕的天花!
哪怕是有陆执安给他们透消息,没有亲眼见到结果之前,还是很难相信这件事情。
秦院首还是第一次见陆远平这么激动的模样。
前些日子太子天花的时候,他直接就进了东宫,没有和陆远平打照面,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恢复冷静了。
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只要是做对百姓们有好处的事情就很棒啦。
至于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或者考量,那都不是需要他在意的事情。
秦院首将这一个月以来发生在庄子上的事情挑重点快速给陆远平过了一遍。
其实大部分信息他都知道,只是少了一点真实感而已。
这一批一百人的试药人,只在种牛痘的环节折损了三个人,还要考虑他们可能有老弱的原因在,剩余的九十七人一个不少地平安度过了后续的试验。
而且这九十七人,最晚的一个也只用了九天的时间就度过了整个种痘病程。
症状最轻的一个,看上去就像是简简单单感染了一场小风寒,连发热都没有。
最重的那个也只高烧了半晌,然后发热了几天,就开始好转。
他们身上出的痘也不多,少则四五个,多则十来个,痘痂脱落的也很快。
总之,就是比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天花温和太多太多了!
近身侍候的何书压根儿就没有掩饰自己的笑意,恨不得眉飞色舞起来。
就是有些畏惧皇帝威严的其他宫人,此时也都不自觉地停了手,愣愣地看着秦院首。
他们不是心腹,这样的秘密实验之前自然是不知道的,乍一听自然震惊极了。
这年头会进宫的小子姑娘,大多是家里艰难才送进来的,对于天花的可怕哪怕是没有亲眼见识过,也有所耳闻。
尤其是年前刚刚亲历了一波,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陛下,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您瞧瞧他们几个,都高兴得忘记手上的活计了。”
何书笑着说道。
这话既是在贺喜,也是在提醒愣住的宫人们别忘了手上的活计。
陆远平心情好,也不愿意计较这点小事儿,只当自己没有发现宫人们的这点小失误,反正不误了开宴时间就好。
“何书,你去问一下梓华那边,给秦院首也留个座儿,等下朕要当着百官的面儿公布这个好消息!”
虽然只是初步的实验成功,但有一就有二,这样的大好消息,必须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尤其是年前那场无端而起的天花,在京中百姓们心里还是留下了一点阴影的。
毕竟连太子那样金贵的人物都中招了,他们这些草一样的百姓们还能怎么办呢?
先前因为一直都无法确定牛痘对天花的抗性,所以陆远平只是让人多注意着城中的舆论,免得有人借机生事。
现在有了定论,那自然要抓紧时间公布开来。
而且,第一批试药人有一百多,第二批肯定只能更多的,只是天牢中的死刑犯肯定不够用,配得上减刑机会的也就这一百个而已。
肯定是要找更多人来试药才行的,如果不公开的话,下一步也无法进行。
今日正好是上元佳节,加上这个好消息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这边,陆远平收拾好自己以后就带着人去了今日摆宴的大殿。
早已经在殿中等候的百官们敏锐地发现今日陛下的心情似乎是好极了,只是他们思来想去,也没想到最近有什么好事情发生。
难不成是戎庭那边一直在逃跑的王庭有下落了?
又或者是皇后娘娘有喜了?
也不怪大臣们第一时间往皇后身上猜,实在是陛下子嗣单薄,扛不住一点儿风险啊!
他们真的是做梦都盼着陛下能表演个老来得子,好让大家不用这样担惊受怕。
年前太子病那一场,京中半数官员家中都开始求神拜佛了,生怕再生动荡。
若是太子出了意外,那皇室男丁可就只剩下陆远平和那个病歪歪的小皇叔了。
小皇叔自小拿药当饭吃,勉强养到了五岁,就前些日子中秋的时候气候还算合适,第一次被太妃带着在宴会上露了下脸,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先行离开了。
当时他那病歪歪的模样,实在是让大臣们不敢相信。
嗯……话题跑远了。
陆远平脸上的喜色就没有下去过,连得了消息的孟梓华、陆执安、陆风致也是高兴的,这似乎是更加坐实了大家的猜想。
大臣们没有那个胆子,女眷们就不一样了,一个个的都在遮掩着眼神往孟梓华肚子上瞧。
开宴之前,陆远平先是按照流程说了些吉祥话儿,敬天敬地敬祖宗,原本在这之后就应该是开宴了,但陆远平却话锋一转,将话题带到了年前的天花上。
大臣们的心也跟着一揪,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喜气洋洋一些还是严肃一些更好。
好在陆远平没有吊他们的胃口,而是用十分精练的语言向所有人通告了这个好消息。
“祸福相依,执安这一病确实是遭了大罪,但却给大恒带来了一个极好的消息!”
“经过太医院太医们的仔细验证,天花,从今以后就有预防手段了!”
哗——
这个消息一出,结结实实地给了所有人一个大“惊喜”。
作为在场中威望最高、地位也最高的大臣,梅永言率先站起身:“陛下说的可是真的?是何等手段?风险几何?价钱几何?可否用于百姓身上?”
“秦院首,这件事是你们太医院负责的,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陆远平丢下一个大炸弹之后,自己却是不说话了,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美滋滋地喝着小酒儿,往左看看儿子女儿,往右看看亲亲媳妇儿,那叫一个快活。
可怜秦院首,刚刚在中正殿中给陆远平解释了个口干舌燥,还没歇多久呢,又要面对文武百官旺盛的好奇心。
那么多人围着一个人问问题,多少还是有些吵闹的,但此时就算是再怎么喜静的人,听着那一个个接连不断的问题,都生不出一丝厌烦。
天花会威胁的可不只是小孩子,只要是没有得过天花的人都有可能被威胁到,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所有人都听得认真极了。
等到大家好不容易闭上嘴,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最后一个问东问西的人终于退去,被“围攻”了许久的秦院首终于腾出空来,从怀里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而后坐下端起茶杯连饮三大杯。
见他们的好奇心都得到了满足,基本上已经吃饱喝足的陆远平笑眯眯地开口了。
“经过秦院首他们的实验可以确定,牛痘的安全性很高,不过具体效果还要再扩大一些范围才好得出定论。”
“这样吧,秦院首。”
“臣在。”秦院首赶忙站起身准备听旨。
“庄子上的太医们最近都辛苦了,不过这事儿赶早不赶晚,还要辛苦一下大家,抓紧时间进行第二批实验,等到实验结束,朕给你们轮流放假!”
集体放大假是不可能的,大半个太医院都在庄子上呢,剩下的太医们既要负责皇室健康,又要盯着百官们的身体情况,别说是再撑几个月了,两个月都悬。
所以只能给他们这些劳苦功高的人轮流放假,免得人手不足。
“臣遵旨。”
秦院首领了旨,再次坐下。
“太子。”眼看着陆风致又用崇拜的眼神看哥哥,还贴心地给陆执安夹菜,陆远平又唤道。
“儿臣在。”
“牛痘是因为你才被注意的,这第二轮实验如何进行,你来拟个章程,最晚后天一早交给我。”
陆执安已经病愈快一个月了,早已经恢复健康,不需要那么小心翼翼地养着了。
陆远平早前就想着等过了上元节让他恢复学习状态,正好赶上二次试验。
这种事情陆执安比他或者其他大臣们都要擅长,所以被陆远平毫不客气地丢给了他。
而且这东西因为他才被发现,以后说出去的时候,百姓们也会更加感念于他,有利于树立他在民间的威望。
“儿臣领命!”
陆执安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如果不是早前一直没有与天花相关的事情勾起他的回忆,只怕是牛痘早就已经被搞出来了。
如今虽然是误打误撞,但也算是“上错花轿嫁对郎”了。
而且,做实验嘛,流程他可太熟了!
元安五年的上元节,就以这样双喜临门的局面落下了帷幕,也缓缓拉开了被后世称为“元兴盛世”的时代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