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19章 松州

第119章 松州(2/2)

目录

这么一通忙活下来,陆远平也拾掇好了自己,回到了御书房。

太医院比百官班房离得稍近一些,虽然晚一点接到通知,双方人马却是在御书房外碰了个正着。

还不等他们说些什么,等在门口的何书就来请他们入内了。

蔺晖文和冯正清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了不安。

能同时宣召心腹大臣与一众太医的,不是皇帝病重,就是出了疫病。

今日早朝陛下还好端端的,那便只能是后者了。

只是不知道是出在了哪里,又是什么疫病。

进了御书房,看到头发半湿的陛下安安稳稳坐在那里,无论是太医们还是大臣们才放下心来。

这四年的时间里,他们和如今这位勤勉的陛下合作的很是愉快,太子毕竟年幼,谁都不希望这会儿陛下出什么事情。

只是紧接着,他们心中的另一份不安又被证实了。

“松州疫病,目前松州城已经封锁,城中药材与大夫数量有限,吕元清来信时,城中驻军已有一成不慎染病,百姓只会更多。”

陆远平寥寥几句话就交代清楚了关键信息,也让在场的其他人脸色大变。

不过他们都知道,这会儿不是抒发自己情绪的时候。

州城封城,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一座城。

好在,先前淮南道暴雨的时候,应急预案成功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让大家都看到了这玩意儿的好处。

这两年,大恒比较安稳的时候,各部之间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互相串联,给能想到的突发情况做应急预案。

只是前两年一直没有机会用到而已,现在又能派上用场了。

而疫病,作为此时的一大“恐怖分子”,蔺晖文这个户部尚书对于它的应急预案早已熟记于心。

“陛下,可知是何疫病?又或者,有何症状?若是知道是什么疫病,户部就能对症取材。”

“是的,陛下,若是知晓症状,臣等可先开个能减缓病症的方子,速度送去松州,也可缓解一二。”

太医院里的太医医术是不错,但是身子骨却扛不住连夜奔袭,让他们连夜奔袭累死半道,不如先飞鸽传书送药方进城,然后再尽快带着药材和人手赶去帮忙。

陆执安把刚刚让人节选抄录出的症状给了秦院首,一群太医顿时就围了上去。

蔺晖文也没有闲着。

药材还不知道调动哪些,但是常规的需求还是可以安排起来了。

送人送物资去的人手、一路上人吃马嚼的粮草……一切松州城有可能用得到的东西,都在他的脑海中盘桓。

“陛下,极有可能是鼠疫。”秦院首和几个太医统一了意见,然后飞速报出了一连串的药材名称,都是治疗鼠疫的必备药材。

蔺晖文立刻告退,去国库中调动物资去了。

太医们多留了一会儿,飞速讨论出一个合适的缓解方子。

松州靠近西南,药材种类比较丰富,但是名贵药材不多,大面积使用名贵药材更不可能,所以他们需要拟一个既药材常见又便宜实惠的方子。

方子给出来之后,剩下的几位有治疗疫病经验的太医就领了命,准备动身前往松州。

秦院首没有动,一是因为他不擅长这个方向,二是因为他还要紧盯着陛下一家的安全。

如果后面还有什么和用药相关的问题,他我可以帮你解答一二。

太医们撤走后,御书房里就不剩下几个人了。

首当其冲的,是吏部尚书冯正清。

松州大疫,松州却没有消息传来,还是驻守隔壁茂州的吕元清传来了加急密信。

那么此时是谁在主持松州大局?又是谁下令封城?松州知府又在做什么?是否有人渎职,欺上瞒下?

这一个个问题都亟待解决。

以及,此时派谁前去松州主持大局?

冯正清汗都要下来了,明明还没开春,他却像是独自待在盛夏。

最后一个问题最为重要,其他的都可以等疫情结束再秋后算账,镇场子的人却要快速选出来才好。

就在这时,赵家梁主动提出,想要前往松州。

在场的都是陆远平的心腹,赵家梁在其中并不显眼。

自从前些年治河差点坏了身子骨,他就被压在京中疗养。

也就是这半年的时间,他康复的差不多了,可以正常当值,才又有了新的实职,而不像是之前一样只剩一个太子少师的虚名。

他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与关怀,能得遇明主,才华有处施展,对于他来说已然是天大的幸事。

所以,在大恒遇到困难的时候,目前身上职务最不紧要的他选择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是报恩,更是报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