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孟凝远(2/2)
“孙女见过爷爷。”
孟信昭停下脚步,就站在孟凝远前方六尺的地方,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圈。
“不错不错,长高了,是个大孩子了。小时候你还被爷爷吓哭过,今天表现倒是不错。”
孟凝远面上一红,装出来的模样就维持不下去了。
怎么会有久别重逢上来就讲人黑历史的爷爷啊!
她对自己被吓哭的事情可没有什么印象,那都是她不记事的时候了,有这件事都是她听这几个喜欢翻她童年囧事的长辈说的。
“爷爷!你怎么这样啊!”
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好不好!
“哈哈哈哈好好好,我不说了,今日凝儿到家,咱们一大家子一起好好吃一顿!”
.
这边,孟凝远已经进京,并且在祖母和孟二夫人的安排下准备随同入宫拜见孟梓华,而陆执安还对她已经抵京的消息毫不知情。
就算是知情了,这个时候和孟凝远还是陌生人的陆执安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最多就是好奇一下画风如此清奇的表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时候距离孟信昭说起孟凝远要入京的消息已经过去十天了,东宫早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授课节奏,桓子墨等人第二次休假回家的时候依旧没有透露什么消息,对于许多官员来说,东宫变得神秘极了。
不过东宫究竟在搞什么鬼他们还是分不出精力来关注,因为就在三天前,陛下突然公布了一项新的政策——政绩考核。
陆远平是直接在朝上宣布的这项政策,根本不曾向大臣们问询,显然他只是通知所有人,而不打算和他们商量。
百官未必就愿意接受这样的政策,可是他们也不敢出声反驳。
都不需要多的理由,他们只要站出去反对,那些选择顺从的人第一时间就能反问上一句“你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是吗?”
这要命的问题,谁敢承认啊!
于是,在大部分人想要推辞又不敢推辞的状态下,这个政绩考核的方案就正式开始在京城中施行。
之所以是在京城中,主要是因为监督机构暂时还没有组织起来,具体的架构他们也还在摸索着试探,这个时候就推行全国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京城官员数量不少,且多是高官,以能量来判断的话,显然是京城的官员影响更大一些。
政绩考核的标准说复杂确实复杂,但要说简单也简单,主要突出一个适者生存。
所以这项规定刚落实这几天,大家上朝上衙都是兢兢业业,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不知道在哪里的考核人员给扣了业绩。
除此之外,以往大家都是处理完手上的公务以后就回家了,现在有一个算一个,都会等到晚上那个什么签退时间到了之后再离开府衙。
就连以往大家忙完手头的工作之后就喝喝茶聊会天的习惯,这会儿也因为忌惮消失了。
主要是皇上也没有说那个所谓的监察机构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都是什么人构成,怎样去查他们的那些政绩啥的,所以这会儿看谁都像是敌人。
陆远平是故意不说的。
如果说出来的话,大家有了提防心,再故意表演蒙骗监察人员怎么办?
人可以演一时,但很难演一世,不告诉他们都是谁,那么心虚的人就只能被迫进行全天伪装,而只要是伪装,总有会路出马脚的时候。
陆远平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事实上,朝中有几个被他记在重点名单上的人,这会儿已经被十个以上的人盯上了。
这种已经可以确定有嫌疑要处理的人,对于如今初创的监察机构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磨刀石,比如游郑冬。
中秋宴会上游郑冬被前七皇子的势力推出来探路,陆远平却到现在都没有处理他。
一是因为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他特别谨慎,目前陆远平所掌握的证据都不足以给他定罪。
二是因为最近忙得有些脱不开身,人手上也不太够,腾不出空来处理游郑冬。
如今既然是要练兵,像游郑冬这样的靶子再合适不过了。
甚至如果找到了什么以前他们都没有发现的关键证据,那兼职是稳赚不赔。
和游郑冬有同样待遇的人,还有五个。
他们六个人也是如今朝堂上经过陆远平的第一轮筛查之后,为数不多的明确要处理掉的人。
至于会不会还有更多潜藏着的毒瘤……陆远平的直觉是肯定有,只是这些人藏得深,需要细细寻找才行。
不过,现在是政绩考察刚刚开始执行的关键期,所以目前朝堂的侧重点是陆远平想要尽快地找到一个可以用的“鸡”,向所有人表演一场杀鸡儆猴。
让大家正视起这件事。
.
蹲守在游府门口的人已经在不远处的茶楼坐了快一天了,好在他的等候不是没有收获。
就在前一刻,游郑冬的独子终于从府中出来,坐着车往城北方向去。
蹲守的人连忙跟上。
他的动作很谨慎,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人若是真的有问题,等待他的将会是一笔大额的奖金打赏。
这人自然不是陆远平安排的监察人员,准确地说,他应该算是京城中的普通居民,甚至还是游手好闲没有活计的那种。
前些天有人找上了他,让他认了认他正跟踪这人的脸,告诉他要盯住这个人,每天汇报他的行踪。
只要汇报行踪,每个月就能给他半贯银子,这样的好事上哪去找?!
他想也没想的就应下了,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场景。
他一路追踪,很快就跟着车到了平康坊。
“嚯,这人挺有钱啊,竟然直奔南坊去了。”
平康坊分南北,南坊更清雅一些,格调更高,价格自然也就更贵,等闲人家是不敢进南坊的,在南坊里,哪怕只是一杯茶,都要十两起步,普通人家哪里消费得起?
他自己自然也是没有钱进去的,一个月半贯钱都足以让他直呼天降之财了,就是把他卖了,卖身银子也不够这南坊一杯茶的。
于是他只能守在了南坊的外围,找了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蹲着,紧紧盯着南坊的出口。
他们来的时候坐着马车,南坊出入口虽然多,但是能容许马车出入的只有这一个,只要盯着这里就能盯住那人。
已经是十月中,冬天的寒意已经开始在京城中蔓延,随着天色渐暗,温度也在一点一点地下降。
他忍不住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早知道今日要在外面守着,他出门的时候应该多穿些衣服的。
他睁着眼睛盯着南坊的出口,眼前这条道上走过了一辆又一辆的马车,没有一辆是他的追踪目标。
眼看着天都要亮了,更深露重,他没忍住打了个喷嚏,再擡头,就看到有一辆几分眼熟的车驾正在离开。
!!!
是目标!追上去!
他揉了揉鼻子,也顾不上会不会暴露了,连忙追了过去。
好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困倦,车夫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竟是让他给追上了。
他看着马车一路驶到了游府的后门,从上面下来一个人进了门,终于满意地笑了。
南坊的消费可不只是一杯茶十两银那么简单,像是这样的过夜,消费起码也要好几百两。
他也不清楚这样高的花销有没有到那位大人说的重要消息的水平,但对方肯定是想要抓这家人把柄。
他这样的普通百姓只是得了半贯钱的工钱都已经兴奋的不行了,可这人却一挥手就能花出去几百两。
八成不是什么好人。
他可没听说过什么官的俸禄能经得起南坊中的挥霍。
嘿,这个消息报上去,要是那位贵人能处理掉这颗毒瘤,那他今日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这一晚上的冻,没有白受!
马车进了府,大约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出来了,他搓了搓有些凉的脸颊,趁着手脚在刚才的跟踪中都已经活动开了,就向着之前约定好的碰头地点跑去。
碰头地是一处民宅,他按照那人教他的暗号敲响了门环,不多时就有人出来给他开门。
“李二,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昨晚你没来,是有什么消息了吗?”
“是的大人!有大消息!!”李二连连点头。
“你进来说。”
吱呀一声轻响,院门再度关上,像是从未有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