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42章 孟凝远

第42章 孟凝远(1/2)

目录

第42章孟凝远

孟信昭说陆执安的表姐就要回京了,这句话并不是故意吓唬陆执安,而是确有其事。

孟凝远今年也已经十二岁了,离嫁人也不差几年,她在边关过得快活,但是却没有合适的夫婿人选。

按照孟家人的想法,未来还是想要在京城给她选夫婿,毕竟边关苦寒,无论是教育还是大夫,都没有京城这边可选的余地大。

孟凝远自小就在边关生活,性格也随了边关的模样,大大咧咧的,礼数虽然不差,但总不像是个贵女,他们自家人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可孟凝远离订婚约已经不远了,总这样难免会被别人看轻。

如今趁着她年纪还不算太大,先把人接进京城来,起码练一身能骗人的气质出来,然后用孟府练手学学掌家,还有京城这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免得以后认不出人了要被嘲笑。

孟凝远对于这样的安排是不太乐意的,但是她也知道自己躲不掉,嫁人生子是她必须要走的流程,以祖母他们对自己的宠爱程度,或许会容她选个自己喜欢的人选,但不嫁人,很难。

不过后来她想了想,觉得如果能争取到一个病秧子来当自己的夫君的话,等他死了自己还是可以继续潇洒。

正好嫁过人了,她还可以用余情未了这个借口来守寡,免得再嫁一次。

有了这么个念头之后,孟凝远对于回京就不那么抗拒了。

但她还是不想回京,边关多好啊,她爹那么忙,她娘还要帮着处理事情,就没有什么工夫管她,潇潇洒洒的,别提多畅快了。

但是当小姑一家的消息传到边疆之后,她就有些坐不住了。

之前说过,孟家阳盛阴衰,上一代只有孟梓华这个女儿,这代也只有孟凝远和陆风致两个,再加上孟凝远长期待在边疆,属实是没有能聊到一起来的同龄人,更没有据说香香软软的妹妹。

纠结了几个月之后,对妹妹的期待顺利战胜了对京城的抗拒,在她把自己送给妹妹的礼物寄出没多久之后,她就包袱款款的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要让孟凝远自己来说的话,她还是想骑马回京,又快又方便。

但是这个想法被她亲娘强势镇压了。

为了防止她闹幺蛾子,她亲娘特意把自己身边身手最好的侍女给了她,随着她一起进京。

临上马车前,孟大夫人拉着她的手细细叮嘱,每一句话都在震慑她蠢蠢欲动的心。

直到马车彻底看不到那座边城之后,孟凝远才松了口气。

别看她娘好像温温柔柔的不是很有威胁的样子,能在边疆顺利生存下来,还能在军中都有一定名望的女子能真的手无缚鸡之力吗?

孟凝远在整个家中是不怕亲爹,也不怕爷爷奶奶,唯独就怕自己亲妈。

不过现在好了,嘿~亲妈要留在边关帮亲爹处理事务,她自己一个人回京,虽然身边还跟了个有管教之责的姑姑,但天高皇帝远的,她娘的手再怎么长也伸不回京城来吧。

坐着马车回京的体验实在是差,颠来晃去的不说,速度还慢,孟凝远对于乡野景色也没什么兴趣,无聊的就只能在车上睡觉。

就这么走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孟凝远总算是从无聊中解脱了出来,因为那位随行的姑姑在马车又一次停下休息的时候告诉她,太阳落山之前,他们就能抵达京城了。

过了十多天的枯燥生活,孟凝远早就不耐烦了,听到这句话简直就像是听到了天籁之音。

有了这个消息,对于这位名为留白的姑姑指挥着人给她整理着装的行为,孟凝远也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她再怎么随性自由,也是知道自己应当遵守什么规则的人,毕竟她娘当年也是京城有名的闺秀,教养自然是不缺的,先前只是因为她自由散漫惯了,所以在不必要的地方并不是很想自我约束而已。

更何况,上次她见到祖母和婶婶都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她还是想要有个好印象的。

有了盼头,最后的这一点路程仿佛走得飞快,半个时辰后,马车在京城门外减速,汇入了入城检查的队伍中。

有守在城门处的小厮正四处张望,看到新来的马车之后眼睛一亮,连忙跑上前。

“小人赵四,是镇国公府的外管事,老夫人命小人来迎大小姐回府。”

大小姐指的就是孟凝远了。

孟梓华已经出嫁,府中的小姐就只有孟凝远和陆风致两个,按照规矩,孟凝远是大小姐,陆风致则是表小姐,而孟梓华则是被称为姑奶奶。

当然,以陆风致和孟梓华的身份,大家也只能称呼公主和皇后娘娘。

镇国公府早前就已经收到了边关的传书,数着日子就派人在城门处等候。

考虑到还有孟凝远骑马进京的可能,这位赵四已经在城门口连续等了四天了,今日总算是等来了要等的人,脸上的喜色是盖都盖不住。

孟凝远挑开窗帘看了看外面:“知道了,你先叫人回去送信,我们核验完身份就入城。”

“是!”赵四不敢擡眼,垂头应下。

跟在他身后的小厮飞快跑走,和在城门里面等候的人比了几个手势,而后又回到了马车边。

他们已经出城,也是要重新核验身份的,至于消息,自然有等在门内的人去回禀。

等到孟凝远的马车停在镇国公府门前,已经又过去了两刻钟的时间。

府里的人都已经收到了消息,一个个地在老夫人的指挥下忙碌了起来。

老夫人身边伺候的嬷嬷更是已经等在了门口,看到带着镇国公府标志的马车缓缓停下,就扬着笑脸迎了上来。

“奴婢卫锦,欢迎大小姐回府。”

“卫嬷嬷,怎么是你来?”孟凝远上次离京的时候已经快要九岁,早已经开始记事,自然是记得祖母身边最得力的卫嬷嬷的。

卫嬷嬷从小伺候祖母,如今也已经五十多岁了,妥妥的老年人,怎么会是她到门口来迎她?

孟凝远搭着留白的手,从车上走下来,诧异地问。

“老夫人得知小姐到京城了,高兴得不行,奴婢也高兴,就抢了来迎小姐入府的活计。”

孟凝远端着闺秀应有的仪态,眼里却带着急切。

“祖母如今可还是住在安平院中?”

卫嬷嬷点头:“是。”

“那就快些过去吧。”孟凝远对着卫嬷嬷颔首,快步迈过镇国公府的门槛。

沉重的大门在她的身后缓缓合上,没了外人的视线,孟凝远就放飞了一些,虽然还没有到跑起来的地步,但是两条腿也是倒腾的飞快,一眨眼的时间,卫嬷嬷就看不到她的背影了。

一同不见的,还有与她同行的留白。

卫嬷嬷顿住脚步,忍不住念叨了一句:“大小姐还是这么的活泼啊。”

而后转头看向了今日值守的这些人,眼中带着威胁的意味。

“你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吧?”

看到他们连忙点头,卫嬷嬷这才满意地离开。

等她重新回到安平院的时候,远远的就听到了从院落中传来的笑声。

“你这丫头,一连四年都不回来看我这个老婆子,该打!”

“祖母~~边关苦寒,我爹又忙着军务,哥哥们都在京城,要是我不在边疆,他得多无聊啊!”

“他无聊?我看是你自己无聊吧?”

“哎呀这事儿您自己知道就行,说出来多不好啊,人家也是会害羞的~”

“害羞?你?”

说话间,卫嬷嬷总算是走进了正房,笑着插进了话题里。

“大小姐如今这脚程可是快极了,叫奴婢一阵好追。”

“这小泼猴,进了家里是真的半点不知道收敛啊。”

孟老夫人乐呵呵地点了点孟凝远的鼻尖,说着埋怨的话,脸上却是乐开了花。

“娘知道凝儿启程进京之后可就盼着呢,这是白天等晚上盼的,派去城门口等你的人都在那里守了四天了,才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你可别听她埋怨,她心里高兴着呢!”

孟二夫人也笑着说。

她没有女儿,家里几个小子又皮的要命,不管是对公主殿下还是对侄女都眼热的很,可惜一个年纪大了,一个要顾忌礼数,都不能上手揉揉抱抱。

“我就知道祖母嘴硬心软,不过您下次想要吓唬人的时候可千万要记住把嘴角的笑收一收,不然哪里能骗到人呢~”

“你这孩子。”老夫人失笑,对着孟二夫人埋怨,“看看这丫头,都是你们给惯坏的!”

“娘,怎么能是我们给惯坏的呢?明明出力最多的是您好不好?”

孟二夫人才不会背这个锅呢!就算这个锅的制造过程也有她一份就是了。

祖孙三人又闹了一会儿,有下人来秉,说是老爷回府了,听说大小姐回来了,正往这边来。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一阵大笑声就从院外传了进来。

“凝儿回来了,快来让爷爷看看。”

孟信昭刚从府衙回来,就得了门口小厮的回报,大步流星地就到了安平院外。

祖孙三人的话题中断,孟凝远站起身,往外走了几步,对着已经进屋的孟信昭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