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除夕夜话(2/2)
至于招财嘛,它负责等着吃就行了。
“十三会包吗?”刘氏问出了这句话,倒是让苏十三有些不好意思:“我不会包,也很久没吃过了。”
这句话苏十三说的半真半假,他确实不会包,而他只是三年没吃过饺子而已。
“好孩子,可怜啊,那你先看着我包。”
刘氏心疼的让苏十三放下了手里的面皮,自己开始包了起来。
只见刘氏熟练地把擀好的饺子皮托在手里,用小勺舀起馅料填进饺子皮,然后把饺子皮对折,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在顶部捏一下,而其他的手指拢住饺子皮的边缘,用力挤压几下,一个饺子就捏好了。
刘氏动作娴熟,轻松地包了十几个饺子。
苏十三没有包过饺子,但看刘氏包的那么轻松也跃跃欲试,说:“舅母,我来试一试吧。”
刘氏笑着说:”好啊。”
苏十三则信心满满地学着刘氏的样子包起来。
放馅、对折、捏边,一切是那么的顺利,苏十三得意洋洋地向赵若兮眨着眼睛,“怎么样,我包得不错吧?”
“十三啊,你看看,这饺子皮被馅撑开了!”刘氏忍俊不禁,这孩子看着机灵,怎么笨手笨脚的。
而赵安乐也嘲笑起苏十三来,还是她要厉害一些。
“娘,你看他,笨手笨脚的!”
几人笑也笑过,刘氏拿过苏十三包的饺子认真地研究起来。
“十三,你看,饺子馅是从底部漏的,是你挤压的时候用力太大了,咱再包一个,这次用力小一点。”
不肯服输的苏十三小心翼翼地按照刘氏的要求又重新包好一个,果然没有像上次那样裂开了。
“怎么样,我还有天赋吧!”苏十三得意的看向刚才嘲笑她的赵安乐,眼里全是骄傲得意。
“十三就是聪明有天赋。”刘氏向苏十三投来赞许的目光。
有了经验,苏十三的饺子越包越好,大约包了半个时辰,饺子就包好了。
白白胖胖的饺子立在案板上,赵安乐的父亲很自觉的开始烧水。
只是一柱香的时间,热气腾腾的饺子就被端上饭桌。
招财馋得不行。
“先尝尝十三包的。”刘氏特意夹出了苏十三包的饺子放到赵安乐碗里,苏十三包的饺子赵安乐当然要第一个吃。
“我也尝一尝。”赵庆吉也很给面子的吃下苏十三包的饺子,大家都对苏十三的手艺表示赞许。
“是舅母和的馅好吃!”
“十三就是嘴甜!”
夜渐渐地深了。
一家人还围坐在桌前说着话,屋外爆竹声此起彼伏,守岁开始。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夜幕逐渐降临,所有的热闹都即将开场。
距离西楚建立转眼已经四年,长安巍峨的宫殿群也再次迎来除夕。
作为天子,楚云轩起的很早,中贵人灵均也跟着他忙前忙后。
由于今年立了皇后,他便带着张皇后到宫殿各处拈香行礼,继而放鞭炮邀请各路神佛来宫里过年。
晌午时,帝后又到太和殿赐百官宴。
“陛下。”
年轻的张皇后跟在楚云轩身旁,同他一起接受群臣的朝拜。
“梓潼,今日可欢喜?”
“臣妾喜不自胜。”张皇后不知楚云轩为何有此一问,但刻在骨子里的礼节还是让她的回答滴水不漏。
不知为何,张皇后感受不到楚云轩的欣喜。
等到了晚上,楚云轩和张皇后终于可以享受到难得的“私人时间”。
帝后二人于宫殿的最高处开宴。
远远望去,各种宫灯明珠绽放光华,高竿上彩旗如林,随风而展。
旖旎的月色之下,高大巍峨的宫殿宛如晶莹剔透的珠宫贝阙,其上灯火氤氲,若天宫星市。
菜式多样,歌舞美酒相伴,却于最高无人之处显得有些苍凉。
“陛下,请饮此杯。”张皇后举杯相邀,她有些看不懂楚云轩眼里的情绪。
“梓潼,请。”
楚云轩同样举杯,一饮而尽。
高台上歌舞渐欢,楚云轩摇摇头,看看四面恭立一声不闻的无数奴婢,看看高可三丈阔可十丈的巨大厅堂,又看看底下矗立着的群臣,再看看高堂之人俯视众生渺小的两个人。
良久,楚云轩把目光移向身旁的张皇后与身后的中贵人灵均,他叹了口气,声音低沉的道:
“寡人隐约记得,以前过年,都是很热闹的……”
那时候,他还是无忧无虑的青州王世子,若不是燕文纯父皇的猜忌,他的父亲不会死,母亲不会殉情,他也不会小小年纪就扛起风雨飘摇的青州王府。
为了活命,为了报仇,为了推翻腐朽没落的北燕,他躲过多少次明枪暗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辣和颠沛流离。
是以他没有认真的过过父亲母亲去世后的每一个新年。
自从西楚建立,他才重新认真的过起了除夕,只不过那些热闹和繁华不是他一人独有的。
西楚的除夕是百官共庆,万民同贺t,但他的家却再也不会回来。
“陛下,子时快到了。”中贵人灵均裹着红色的狐裘,鬓边也戴上了御赐的粉花。
新年新气象,他的愿望不过是希望陛下能一生无忧,永远做他的保护伞。
“皇后,走吧,去看看新年的烟火。”
二人并肩而立,王城周围爆竹声四起,光芒四射,绚烂的烟花在西楚各街市上空竞相绽放。
人流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明亮的街灯与天上的群星遥相辉映,所有的街市都沉浸在一片珠光宝气之中,炫人眼目。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在高堂之上觥筹交错,于万千繁华里共享新年。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在十二楼里同青莲先生和喝酒赏雪,姑娘们聚在一起忙活着,而一些回不去家的侍卫端着个酒杯到处乱跑,在外院墙根下举杯对着月亮遥祝。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一家团圆,儿女承欢膝下,其乐融融。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坐在府衙内院的书房青石台阶上吃着不冷不热的饭菜,漂泊异乡,不知归期几何。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想着自己以往那些不咸不淡日子,如今却是随班磕头,大殿赐宴,永远吃不饱,回府空荡荡的年夜饭。
这一年的除夕,有人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守岁,纵然前路未知,但他依旧乐观。
这一年的除夕,也就这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