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除夕夜话(1/2)
第21章除夕夜话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一场大雪悄无声息的落下,除夕也如约而至。
无论过去的一年如何,所有人都在期盼来年的好光景。
临近除夕,临江下了好大一场雪。
私塾的学子们上课时一个个心不在焉,眼睛都望门窗外瞟,教书的先生哪里不晓得这些孩子的心思,大手一挥算是下学。
这样的天气和时节岂可辜负。
苏十三从城里送完账本回来,他也要回去继续和赵安乐打理杂货铺,顺便学学占卜之术。
虽然一直不得其法,但苏十三乐在其中。
以卦象窥得天机,其中总有乐趣。
然而苏十三的好心情很快就被张村长带来的消息破坏。
“十三啊,这几年你辛苦啊了,来年开春你就不用抄写文书了。”
半路上,张里正拦住苏十三,直截了当地告诉苏十三,以后村里的文书不用他抄写。
“我知道了。”
苏十三意外的平静,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和张鹏脱不了关系。
“十三啊,你别多想,张叔也是为了你好,你们的声音越来越红火,到时候你肯定忙不过来。”
张里正见苏十三情绪不高,心里也知道此事做的不地道。
但他就张鹏一个儿子,儿子跟他说受了委屈,当爹的怎么也得有所表示。
十三啊,别怪你张叔。
“张叔,十三明白,十三还正要和t您说这件事呢,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顺水推舟的话,苏十三轻描淡写地带过,冤有头债有主,他不大怨恨这位张里正。
“哎呀,十三啊,你这孩子……”
张里正又和苏十三说了几句家常就离开了。
漫天白雪纷飞,苏十三凝望着不远处的小院,叹了口气。
终归还是不长久……
等回了家,舅舅舅母早就听人说了此事,气得赵庆吉大骂张里正不是地道。
刘氏双眼通红,也是说不出的委屈。
苏十三劝了好一会儿才让两位老人平息了怒火。
日子还得过下去。
马上就是除夕,得开怀才是。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年一定比今年红火。
……
除夕这天五更之时,无名村里各家各户都都早早起来把屠苏酒封好浸没在水井里,然后第二天饮用。
“雪真大,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啊!”
赵庆吉在不大的农家院里扫雪,不时和路过的村民打个招呼。
招财却玩雪玩得不亦乐乎。
“天儿也是真冷。”苏十三一向怕寒,但楮皮芦花冬衣的御寒效果远不如新元纪的衣服好。
“十三啊,一会吃完饭把桃符春联贴上,咱们也热闹起来。”
“好。”苏十三一边应答一边燃了红纸包裹的炮杖。
一阵噼里啪啦之后,满地的红纸屑,喜庆又吉利。
受了惊吓的招财赶紧躲进屋里,惹得几人一阵发笑。
“天这么冷,快进来吃饭吧。”
因为是除夕,刘氏少有的穿上了半新不旧的红色冬衣,头上也戴了一支木色素簪和红色布花,正是多年前成亲时戴的那一只。
“十三,走,进屋吃饭。”
进了屋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生鸡蛋和素饼。
“快吃饭,吃完饭还有的忙呢。”刘氏说着又端上了五辛盘。
赵安乐为每个人分了素饼和生鸡蛋,她的风寒已经痊愈,也不嗜睡,一身绿色冬衣看着精神了很多。
苏十三接过素饼和鸡蛋,脸上带了笑容,这样平淡温馨的日子从前他都不敢想。
“吃饭,吃饭。”赵庆吉一声招呼,屋外雪色朦胧,屋内一派温馨从容。
……
相比于普通百姓来说,那些诗礼簪缨大族,钟鸣鼎食之家的除夕则是要奢侈很多的。
这就包括收年例,除旧迎新以及全家祭祖。
“启禀王爷,王妃,祭礼都准备妥当了。”
“嗯。”
此时,冀州王府里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青衣奏乐,庄严肃穆。
因为李妤落今年回到李王府过年,整个冀州王府布置得分外华丽喜庆。
就连落叶凋零的树上都包了彩绢,剪了绿绸作叶,一色瓜形深红宫灯如玉珠飞天而来,倒映着皑皑雪地流光溢彩。
再加上年节,全城的城门已经关闭戒严,最近又大雪盈尺,天光亮,道路滑,城门闭,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趁此时作乱。
所以,这将是个安逸的年。
王府诸人分班站定,李元胜是主祭,王妃陪祭,李妤落献爵,李书珩献帛,李明月捧香,其余之人展拜毯,守焚池。
一套拜礼下来,众人又围随着李元胜至正堂上。
三年过去,一家人好不容易再次团聚,因此王府的气氛十分放松,一片欢声笑语。
……
时间一点点流过。
夜幕将至,苏十三一家开始准备守岁事宜,所有人最期盼的莫过于吃饺子这个环节。
农民日子艰难清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荤腥,唯有在年节时能一饱口福。
苏十三从前不觉得肉的滋味有多么诱人,可如今难得吃到,也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
时辰正好,赵安乐负责和面,苏十三负责洗菜,刘氏负责搅馅。
擀面皮的任务则是落到赵庆吉的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