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提亲(2/2)
还好,相处了这些时日,苏禾安也能看出来,这姑娘看着沉默寡言、文文弱弱的,实则也是个心性坚韧的。
看着姜仲英每日大清早就在庖厨里切萝卜练刀工、为了练习爆炒菜的火候手上被烫出了水泡也不多说一句,苏禾安恍惚间像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若是这几个帮厨走了,你想要招帮厨也是成的,只是要好生看看人,若是自己拿不准,可以去边上的嚼月轩问问玉乔,或者问吴家人也是使得的。”
“但你若是想长久拥有这些关系,便也得抽出些心思去维护才成。”
苏禾安拉着姜氏姐妹絮絮叨叨地说了好半天,直到外头天色渐暗,寒风吹得呼呼作响,方才作停。
“左右我也不是这马上就要走,让我再我想想还有什么要教给你们的。”
“谢过东家。”姜季英拉了拉还蒙蒙的姐姐,对着苏禾安道了声谢。
姜仲英也终于是回过神来:“东家,我会做好的。”
“苏梁酒楼这块招牌,会一直留在府城的于阳街上。”
-
转眼便又快到苏禾安的生辰,之前听顾夫人说起顾子衍秋闱成绩不错,现如今每日里都在认认真真准备春闱,等到年末便要起身往京城去了,她想着他事情多走不开,便没有邀请顾家人来生辰宴。
不过他虽说每日里忙得抽不开身,却时常让顾夫人帮忙送些小玩意或是书本字帖之类的到酒楼里来。
照顾子衍的说法,那些小玩意都是他同窗的姊妹们喜欢的,想来苏禾安也会喜欢;至于书本字帖,则是他知晓苏家姐妹正在读书识字,又想着之前在中江县的时候,苏禾安对他看的那些“闲书”颇有兴趣,正巧他如今也没空看这些,便都打包给苏禾安了。
苏禾安一开始还与顾夫人推拒了几回,但后来顾夫人直接就是提了午食之后便将顾子衍要转交的东西放在酒楼的某一处,等到夕食打烊之后,苏禾安才能看着那些东西无奈地摇摇头。
她在一本书里寻到了一张顾子衍的诗稿,也不知是他无意中落下的,又或是有心夹在送给她的书册中的。
那诗稿上面写着“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①”
她知晓他的心思。
她只是觉得现下说这些还有些早,不若等到他们二人都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再去谈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
腊月十一那日,正好是酒楼定休,苏禾安拉着梁玉英和苏苗安上街去逛了一圈,买了些冬日的衣裳、时兴的首饰钗环,又去镖局打听了一番若是要护送他们母女三人往应天府去要花上多少银钱。
苏苗安还去买了一串她最爱吃的糖葫芦:“阿姐,你说京城里还会有这样好吃的糖葫芦吗?”
梁玉英哑然失笑道:“京城里要什么没有?”话说到这,她内心也有几番忐忑不安,京城里要什么没有,他们家的酒楼真的能开下去吗?她知道苏禾安身上有奇缘,想来京城酒楼的来历和最初那一辆手推车一样,她不便多问,但这奇缘在京城中还能行得通吗?
苏禾安见着梁玉英本还乐呵呵的模样忽然间冷了几分,心知她在担心什么,宽慰道:“阿娘,咱们都决定好了,实在不成也能回府城来。”
因着不知晓京城的生意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是以苏禾安也提前和姜氏姐妹说过了,若是他们在京中经营不善,可能还会回府城来。二人只道定会帮苏禾安守好苏梁酒楼,让她始终能有一条退路。
退路,两辈子加起来活了这么些年,苏禾安在有了可以依靠的家人之外,也终于拥有了一条退路。
在现代的时候,她因为店里的事情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就怕上的新菜食客们不满意了,她又会变成福利院中那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那时候她虽然厨艺不错,却没有如今这敢拼敢闯的冲劲。
当然,这有系统的缘故。
更有身边这群人的缘故。
“阿姐,咱们酒楼门口是顾家哥哥吗?顾夫人和知府大人也在……他们身边那个婶婶好眼熟呀。”
顾子衍?苏禾安顺着苏苗安手指的方向望向自家酒楼的大门,他今日怎么有空?
等走近了,便听到梁玉英小声却颇为震惊地道:“这不是隔壁街上专给人说媒的李婆子吗?”